小敗家沒睡好午覺,醒來嗷嗷的哭。
忠玉的媳婦只抱娃哄一會兒就哄冒汗,轟走進屋看弟弟的蒜苗子,“別添亂,出去。”
又氣急對準小敗家的屁股拍了兩巴掌。
富貴的媳婦急忙帶小跑進來問道:“怎的啦?你打他做什么,快給我抱抱。是不是餓啦?我喂他。”
忠玉的媳婦坐在床邊用尿布片子扇風,額上浸汗說:
“沒餓,我喂了不吃。你說他三叔回來補覺,老爺子特意囑咐不能弄出響動。偏偏他事多,醒來就不是好動靜哭。估么會給他三叔哭的腦仁疼。我越著急越哄不好。”
隔著三間房的屋里,宋福生一點兒沒受影響,呼兒嘿呦的在打著呼嚕,可見真的疲乏。
馬老太放輕動作進屋,又小心翼翼扒拉扒拉叫醒宋福生:“三兒呀,該去前衙啦。”
“恩?啊。”宋福生醒來后,坐在床上緩了好一會兒才走。
……
宋福生坐在會議桌最前方,手里端著茶缸。
呂縣丞硬著頭皮匯報,“會寧縣人口應是近十萬人,沒法告知大人具體數據,因為近幾年沒有普查。”
到這種時候,沒必要打腫臉充胖子,管理混亂就是混亂,失職也認,若是糊弄新知縣倒沒有好果子吃。
“恩。黃龍府共有多少人口,幾個縣,每個縣人口分布情況。”
大人,您超綱了,您之前走可沒讓說這個。
“應是近三十萬人吧?大人,這個下官真不太清楚。共有八個縣,反正咱會寧占比很重。”
宋福生倒沒有難為呂縣丞,忽然換了一個話題,讓呂縣丞在下會后,給他寫一份縣衙三班衙役、巡檢隊,連同仵作、馬夫、廚吏、更夫、看管倉庫的庫丁等雜役算在內,有多少人會被報到糧料院拿月俸,都是誰,又有多少人是縣衙官養的。
呂縣丞心知肚明,被報到上級糧料院的不能大動,但是沒被報上去的,新知縣要將不得用的全部裁掉,“是,大人。”
宋福生喝口茶后,開始細問稅收情況了。
會議桌上列席的二十多位官吏,只和新知縣匯報去年繳稅情況就匯報了一個半時辰。
宋福生眼神看向倉大使,“目前,縣倉有多少存糧?”
又看向稅課司主簿:“去年的義倉稅收繳多少。”
義倉稅是就是指朝廷儲備庫的意思。
目的是為了糧食豐收,糧價下跌,朝廷按保底價收購進來。在歉收時,糧價上漲,朝廷再按保底價賣給百姓。起到一個調節糧價,救濟饑荒的作用。
倉大使心里震驚于大人能一眼就找到他,明明感覺大人好像對他們還不熟悉呢。
磕磕巴巴地回答,存糧不足六十石。
稅課司主簿同樣震驚,說實話,他都沒有和新知縣說過話就被認出,“回大人,去年由于水患,百姓溫飽都無法保證,沒有收上來義倉稅。”
“那前年呢,大前年呢,也水患啦?”
稅課司主簿臉通哄,啞然。
宋福生用眼神挨個掃向這些官員。
不足六十石就是七千斤左右糧食。
縣衙這么多官吏,南監關著那么多犯人,請問,七千多斤存糧怎么吃,能挺到收繳新糧嗎?
上一任知縣,還有你們,繳稅,稅收不上來,存糧存糧沒有,你們在忙些什么。
被看的官吏一個接一個低下頭,不敢與宋福生對視。
“縣衙賬面有多少銀錢?”
秦主簿小心翼翼地回答:“去掉給幫忙干仗的百姓賞錢,賬面目前六百兩白銀。”
宋福生到此刻被氣笑了,真窮啊。
近十萬人口的特大縣城,官衙賬面只千八百兩的流動資金。
萬稟義想賄賂他,一開口就是萬兩白銀。
可以說,出去拽來一個差不多的商戶,家里也比縣衙富。
會寧,純屬是亂攤子。
要啥沒啥,屁事一堆。
宋福生深吸口氣。
又問典史,獄囚有多少人。
問驛丞,一路過來,會寧怎么沒有驛站。驛丞回,一直也沒建啊,就就有事直接去黃龍府。
問縣教諭,你說秀才以上本縣只有七人?這屆科舉沒有考上的?十萬人口的大縣啊。
縣教諭:回大人,那七個還是以前的,眼下年紀已經很大。
又急忙表態,大人,以后屬下定會督促的。
縣教諭認為:新知縣一定會嚴管提高這方面。
沒聽人家說嘛,新知縣可是天子門生,應會非常重視,怎么能允許會寧縣教諭水平過低丟臉。
宋福生讓縣教諭,將縣里和各鄉村的學堂情況給他寫份材料。
接著又問了問商戶,商戶繳稅情況,都在做什么樣的買賣。
就在大家以為,這個難熬的議事會可以散會松口氣時,宋福生拿出會寧縣志輿圖,讓這些官吏圍在桌邊,命他們給講講會寧九十八個村莊,分別分布在哪里。
按照人口分算,每個村應是不足一千人。
但是聽聞,實際有的村只有幾百人,有的村是幾千人,那給分別指指,哪個村人口極多,哪個村是十幾二十家抱團生活。他們又是靠什么過活,耕地情況。
官吏們看著那密密麻麻的輿圖,說真的,新知縣要是不拿出來,這東西就在柜子里落灰,從前那些知縣也不翻。
再者說,他們哪會看這個。
縣尉指著其中一塊道,“這里應是安圖村,他們那個村的人靠采蜜過活。”
“你等會兒,安圖村,它在長白山的東面?”
“不是,屬下想想,好像是這個位置。”
“那你說東。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會寧縣二十幾位領導干部差些哭了:大人,你咋啥都懂,什么都懂還問我們干什么。
這個會議直開到天黑。
宋福生忙完回了后院。
其他人卻開始了無休無止的加班生活。
呂縣丞在寫宋福生安排給他的任務,官衙所有人員情況,要細致到每個月每人分別拿多少月俸。
另外,他寫完這個,還要將九十八個村莊的情況寫在表格中。
只看,呂縣丞手邊有一張特大號紙張,是知縣大人給他的。
題頭,每個村村名,每個村里正名字,村里人口情況,村里耕地,村里應繳稅額,村里其他收入等等,他一看就頭大。
呂縣丞旁邊的辦公桌是秦主簿。
秦主簿正帶著五名文書機械的刻錄告示。
告示內容有三方面。
一方面是告訴百姓,萬稟義伏法了,目前罪名有什么,受過欺壓有冤情的百姓可以放心大膽來擊鼓鳴冤,縣衙會在十日內,十二個時辰不眠不休的等待你們來陳情。過期不候。
第二個方面是,上次伸張正義見義勇為的小伙子們,凡是在本告示中看到自己名字的,請到縣衙報到。具體職位,最終解釋權由縣衙所有。
至于三嘛,秦主簿也猜不準新知縣為何讓他刻錄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