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烏檀半歲的時候,宋陽先回了日本,烏檀一歲時,季笙帶著她一起過去了。之后,烏檀就在北海道的田野里長到了三歲才跟著父母一起回國。
回國后,宋陽主持建造了實驗園,園區選址在市以下的縣里,公司在那里大手筆的買了幾十畝地,一邊打算建實驗園,因為這個還申請了市里的補助款,另一邊則是想打造一個類似休閑娛樂的地方,建起了一些別墅。
宋陽趁機買了一幢,因為現在還是一塊空地,價格倒是相當便宜,基本等于只是買了塊地。不過也把他們倆這幾年攢下的錢花了個精光。
姚東海聽說后還稀奇,“你買在那里以后孩子怎么上學?”
宋陽跟季笙說,買別墅其實是想占住前面那半畝地,到時她可以在那里想種什么就種什么。
季笙問:“真的想種什么都行?”
宋陽,“你想種棵樹都行。”
這話說了不到兩年還成真了。
起因是小烏檀五歲了,蘇夢柳聽說市里的雙語小學可以提前入學,五歲就收,所以一再提醒季笙可以把孩子送回來了,別天天留在鄉下玩泥巴。
季笙就帶著烏檀暫時回到市里住,為了讓孩子成功入學,家里做了很多準備,還需要面試父母,季笙和宋陽不得不西裝筆挺的出去給人看了七八回,比自己面試還費勁。
那天在家里吃飯時,蘇夢柳說,“要不是聽說這個學校好,也不用這么麻煩,笙笙以前上的那個g大,聽說附近要蓋個小學了。”
因為生源壓力,今年市里要新建十四所小學,但新建的小學師資方面不知道好壞,很多家長都不太相信。
其中一所就建在g大附近,還是掛著g大的名字。
季笙上周還帶著烏檀去樹兄的小樹林野餐畫畫呢,她道:“是嗎?他們怎么說的?”
蘇夢柳把新小學批了一通,因為新小學據說要進行劃片入學,因為新小學剛開肯定吸引不來學生,老小學還是一堆學生擠著上,所以教育局才打算直接劃片。
“所以我才想讓烏檀早點入學,趁著還沒搞這個劃片。”蘇夢柳說,“他們好像打算把g大靠近工人路的那一片給扒掉。”
季笙瞬間臉色蒼白,宋陽趕緊握住她的手,小聲說,“我去打聽打聽。別急。”
季笙雖然常常去看樹兄,可是樹兄對人的計劃一無所知。宋陽很快打聽來了前因后果,確實是這樣。
當年g大在這里蓋學校時,地是能批多少就批多少,因為以后的地肯定越來越批。這一點上,g大也算得上是高瞻遠矚。所以g大的校園里有很多地方都是原來的樹林,這段時間也有人說就因為樹林太多,才會老出意外,哪怕是為了安全考慮也應該砍掉一些樹。而靠近門口的那條林蔭路也確實在整改范圍內。
“據說學校里大部分的樹都要砍掉,一半改成草坪綠化,一半則已經劃為新建筑預定地。”宋陽打聽回來的情景不容樂觀,“近幾年g大的學生越來越多,很多地方的教室和寢室樓都不夠用了,聽說還打算建一個新型休息館,一個文化館。”
他在回來的路上已經想好怎么辦了,“我打算跟公司里說一說,看能不能把g大的樹給買下來移栽到園區里。”
季笙握了下拳,“好,那我這就去寫報告,詳述買成樹的好處!”
兩人分頭行動,很快事情就有了結果,公司果然對買樹很有興趣。一方面,雖然買樹苗的價錢比較便宜,但樹苗想長成參天大樹,沒有十年不可能,現在卻有現成的三十年到四十年左右的樹林。公司建這個實驗園是投了大資金的,他們很希望資金能盡快回籠。宋陽就說度假村可以一年內蓋好,但度假村里的樹卻只是幼苗會很影響整體效果,全部使用移栽的樹會顯得度假村更成熟。
而且這些樹是g大不要的,他們完全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收購。還可以在報紙上買兩篇報道,說他們出于環保的理念,不忍心看到這么多大樹被砍伐,打算把這些樹全部移栽到實驗園里,給公司和實驗園打打廣告,塑造企業形象。
公司新的實驗園就是以環保、健康的理念建設的,這也是他們從市里能爭取來投資和補助的原因之一。這份報告很快就得到了批準,資金到位后,宋陽還特意帶著記者去現場采訪他們移栽的整個過程,這段新聞得到了很好的反響,還有一段樹被移栽后在實驗園安家落戶的畫面,甚至在一年后的植樹節里,這段新聞還回放了,再次點名了公司的新實驗園。
此時,樹兄已經在季家的別墅里安家落戶了。
花園里,烏檀圍著樹兄大聲笑著跟爸爸捉迷藏。樹兄在去年被移栽時就是那一片最粗的一棵樹,今年它看起來更粗壯了。
對于離開其他的樹,獨自一棵被種在這里,樹兄的反應相當平淡。季笙特意問他會不會覺得不習慣。
當時在車上,季笙坐在卡車上,對他說:你是愿意到我家去,還是愿意跟其他的樹種在一起?
樹兄:都可以
季笙,那我就把你帶到我家去了
樹兄:你想跟我在一起嗎
季笙:很想,我不想離開你,我把你看成了我的兄弟姐妹
樹兄: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