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開春,全市二模姍姍來遲。
二模考試,又稱最難的模擬考試,一般而,題目都比較繁瑣。
考完的次日,老師還沒講卷子,班上的同學就聚在一起校對答案,為首那人正是陳亦川。
他拎著一張數學試卷,抬手招呼夏林希,等她走過來以后,他立刻問了一句:“你最后一道題的答案是多少?”
夏林希據實回答:“是一個分數,分母17,分子31。”
話音未落,周圍一片吸氣聲。
因為沒人和夏林希一樣。
鑒于夏林希一貫滿分的作風,她的答案幾乎就是標準答案,是老師公布的正確答案,所以在場的其他人都認為,這次二模的數學死定了。
校對答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一瞬天堂一瞬地獄,但是陳亦川不相信別人,他只相信自己,所以他反駁道:“不對吧,我算出來的結果是三,一個完全的整數,比起夏林希的答案,三看起來更正常。”
最后一道題分值二十,一旦失手,第一的位置必然不保。
除了夏林希以外,好像所有人的結果都是三。
就連陳亦川也是。
夏林希終于有一點慌了,心中閃過無數個念頭,每一個念頭都與數學壓軸題有關……但她面上依然端持了平靜,她平靜地走回自己的座位,站在蔣正寒身旁問:“你還記得數學壓軸題的結果嗎?”
蔣正寒道:“是二模么?”
夏林希點點頭。
他說:“結果是一個分數,十七分之三十一。”
夏林希如釋重負。
蔣正寒笑著問:“你不相信自己的答案么?”
“因為那一片,”夏林希抬頭,目光落在對面,“沒有人和我一樣。”
一旁的張懷武聽了,馬上拍著桌子道:“這還用問么,夏姐,那一片沒有人和你一樣,就說明那一片沒有正確答案!”
這么簡單粗暴的結論,卻得到了蔣正寒的支持與肯定。
當天上午老師分析試卷,壓軸題的答案果然和夏林希一樣,由于這道題坑坑繞繞,班上大部分的同學都沒有做對。
三天之后,二模成績公布,夏林希保持第一,和往常一樣。
全市排名尚未揭曉,班級排名已經掀起風波,倒不是因為有什么大的變動,而是因為陳亦川同學,這一次竟然跌出了前十。
作為班上的學習委員,夏林希第一個知道結果,但她沒有注意陳亦川,她一直在找蔣正寒……值得欣慰的是,蔣正寒的名次不用倒著數,可以從頭數了。
正數第二十一,總分高于平均分。
夏林希這么一看,就覺得二模考得很好,非常好,可以慶賀一番。
然而她還沒跨進教室的門,陳亦川就被班主任帶走了。
陳亦川自己也覺得煩。
班主任教育他的話,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句,來回強調的多了,他耳朵都快長繭了。
“陳亦川,你必須正視自己了,”班主任沉著一張臉道,“第十一名,你這一次全市二模,考到了全班第十一名。”
陳亦川無動于衷,仿佛沒聽見。
班主任敲了敲桌子,試圖用語感化他:“你看看夏林希,成績多穩定,你們兩個,本來是一條水平線上的……”
磨了一早上的嘴皮子,班主任當然覺得累,但他依舊強撐著,一只手捋了捋頭發,接著苦口婆心地勸說:“我從前一直覺得,你是能上北大清華的料子,只要你開口講出來,所有老師都愿意幫你。”
陳亦川終于松口道:“我最近心煩,靜不下來。”
何老師立馬站了起來:“你有什么事?不要悶在心里。”
陳亦川身形頎長,比何老師高了不少,他這樣沉默地站了一會,忽然就沒有傾訴的*了。
于是他說:“沒什么事,就是單純的煩。”
無法控制的心煩意亂,這種感受在高三末尾,其實并不少見。何老師如此想著,就沒打算再說什么。
陳亦川回到教室,還要收齊語文作業,作為班上的語文課代表,他下課的時候并不清閑。
昨晚的作文沒有寫,他仗著自己有職權,推遲了交作業的時間,隨便補了大概幾百個字,洋洋灑灑兩頁紙,說的都是一些剛才沒開口的事。
他把全班的作文交給了趙寧成,他們班的語文老師……其實沒預想趙寧成會怎么回答,一般而,趙寧成改作文,只會給一個分數,然后寫一個“閱”字。
今天的趙寧成應該也不例外。
陳亦川心想,他這一次的作文,很可能會得一個零分。
當日下午,作業被發放下來,陳亦川打開自己的本子,隨手翻到了今天那頁,然而計劃中的零分沒有出現,只有趙寧成回復的一段話。
最下面的一行是:“世上有這樣一個人,他能把你拉出深淵,助你跋涉沼澤,教你橫渡江河,帶你翻山越嶺,陪你登頂高峰,和你看遍風景。”
陳亦川哂笑,心想這么長的一段話,八成是語文老師從哪里抄來的,直接謄在了他的作文本上。
他翻頁,看到趙寧成接著寫道:“這個人,其實就是你自己。有志者事竟成,我們共勉。”166閱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