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不斷的議論著。
所有人的爭論,也就在李仁忠和李元順之間,沒有其他的人被推出來。
李仁忠臉上帶著笑容,開口道:“諸位,本王也認為雍王合適。雍王是陛下的弟弟,雖然不曾介入什么政務,卻身份尊貴。有他在,才能讓所有人安心。有雍王出面,才能和大宋談判。”
李元順的內心,其實是有些想法。
忽然,他聽到談判,冷不丁的打了個寒顫。
他可不愿意去談判。
宋人太狠了。
李元順又想到了現在的西夏局勢,大宋來勢洶洶,連滅金國和大理。這樣的強度下,壓根兒不可能擋住。
不能當皇帝。
當了皇帝,也是亡國之君。
當了皇帝,就會被針對。
他不當皇帝,還可以龜縮起來,做一個小人物。
李元順想清楚后,再也沒了底氣出來求戰,高聲道:“我不當皇帝,還是濮王當皇帝最合適。我一輩子逍遙慣了,什么都不會做,無法勝任。”
此話一出,擁立李元順的人都蔫了,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
李元順卻視若無睹。
換做西夏平常時候,如果推舉他當皇帝,李元順是一千個一萬個樂意的。現如今,他卻一丁點的想法都沒有,因為現在去當皇帝就是送死的。
李元順再一次道:“一直以來,都是濮王穩定政務,處理國事。我何德何能?去擔任皇帝呢?濮王,你就不要再推辭了。”
“臣,拜見陛下!”
李元順直接拱手行禮。
李仁忠連忙道:“雍王不可。”
“拜見陛下!”
“拜見陛下!”
朝廷中,一個個官員紛紛行禮,全都擁護李仁忠,畢竟李仁忠是最有能力的人。如果連李仁忠都無法穩定局勢,未來就懸了。
所有人叩拜,也就大局已定。
李仁忠嘆息道:“天下于我何加焉?我何德何能啊?”
李仁禮眼神興奮,表態道:“陛下就是最合適的人,您當皇帝,才能穩定人心,才能帶領我們走出困境。”
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李仁忠說道:“既然諸公擁護,我就勉強試一試。”
當即,他正色道:“現如今局勢艱難,諸位認為,該怎么去抵擋呢?”
李仁禮說道:“陛下,我認為應該雙管齊下。”
李仁忠問道:“怎么雙管齊下?”
李仁禮回答道:“第一,還是要備戰,做好最后的準備。如果趙桓不罷休,執意要滅我西夏,那就沒有選擇。”
“第二,安排使臣去出使,請趙桓退兵。不管付出什么代價,只要能讓趙桓退走,對我們來說就是劃算的。”
“國家穩定了,我們再積蓄實力,重新報仇雪恨。”
李仁禮正色道:“這是臣的建議。”
李元順說道:“陛下,舒王的提議極好。”
其他人也紛紛表態。
目前的局勢下,只能是一邊備戰,一邊準備向大宋求和,爭取大宋能退兵。
李仁忠捋著胡須點頭,目光一瞬間落在了李仁禮的身上,開口道:“舒王,可愿意出使一趟,去和趙桓談判。”
“臣愿意!”
李仁禮毫不猶豫回答。
正所謂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現在他的親哥哥當了皇帝,他自然要支棱起來。
只要西夏的局勢穩住了,李仁禮就有無窮的好處。
這是值得賭一把的。
李仁忠點頭道:“既如此,朕命你全權做主,無論如何也要達成休戰的條約。”
現階段,李仁忠雖然當了皇帝。可是,他還得和李乾順的皇后等后宮妃嬪達成協議,還得安撫朝廷,還得準備登基事情,各項事情太多太多了。
最好是休戰!
就算是給予歲幣,乃至于要割讓一部分土地,李仁忠都能接受。
李仁禮拱手道:“請陛下放心,臣會全力以赴,也會完成任務的。”
“好!”
李仁忠吩咐道:“抓緊時間去,朕等你的好消息。”
李仁禮再次行了一禮就離開。
李仁忠望著李仁禮離去的背影,轉眼收回了目光。他看著眾人,沉聲道:“現階段,咱們還要抓緊時間穩定興慶府。”
“可以預見到,興慶府一定會有諸多的謠。所有的謠,必須全部控制。”
“興慶府,也不能亂。”
“諸位覺得是不是?”
李仁忠笑吟吟看著所有人。
李元順率先表態擁護,認可李仁忠的安排,其他的人也齊齊表態。
李仁忠把各項事情安排了,最后才語重心長道:“諸位,西夏在,諸位都是西夏國的權貴,都是最上層的人,有享受不盡的榮華富貴。”
“一旦西夏沒了,你們就算投奔大宋,那也是亡國奴,也挺不直腰桿。”
“無論如何,都應該死戰。”
“朕對諸位的要求很簡單,那就是懇請諸位,無論如何都要堅持,都要死戰下去。只要朕還在,就不會投降。”
“諸位就算要投降,也可以等朕擋不住再說,到時候你們投降也不遲。”
李仁忠笑道:“你們覺得呢?”
李元順又率先道:“陛下的一番話,簡直是高屋建瓴,實在是好啊,我是沒有半點意見的。”
“陛下圣明!”
其他的官員和宗室也齊齊回答。
這些人都不是傻子。
一個個很清楚,現階段投降沒有什么意義,因為得不到什么好處。不如再等一等,萬一李仁忠守住了,他們就有無數的好處,還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
實在是擋不住了,再來投降不遲。
李仁忠安撫了所有人,也就徹底安心了,接下來著手處理內部的事情。
在李仁忠忙得腳不沾地,要穩定內部,要處理內部利益的時候,李仁禮則是火速離開了興慶府,一路往東去,要去覲見趙桓,和大宋談判一番。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