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自己的修行境界又分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翰林、大學士、大儒、半圣、亞圣和儒圣。
按照儒門的境界劃分,童生相當于修仙者的煉氣修士,秀才對應筑基修士,舉人對應金丹修士。
翰林就可以媲美元嬰強者。
大儒是相當于合體級別恐怖存在。
但事實上,儒門的很多修士,在沒有進入儒門之前,就已經是大儒級別的存在。
就像是徐三千的傳世。
他們所追求的便是立功、立德、立。
據說即便沒有踏入修行的讀書人,若能達到三不朽其中的任何一個,便可以進入文廟。
一旦進入文廟,即便是死了,也可以立地復活,享人間萬民的供奉香火。
只要有生靈讀他們的典籍,他們就不會真正的魂銷命殞。
儒門有圣人提出‘有教無類’,所以儒門修行者,其實并不排斥妖族,一旦有妖族受到他們的學說品性的熏陶,對他們而,絕對是滔天的功德。
要知道,妖族從來都不是單一的個體,它們的背后往往都存在著龐大的族群。
也有儒門修行者想要另辟蹊徑,身入魔族。
不過最終都下場凄涼,身隕魂消。
這也讓儒門意識到,魔族是不可渡化的。
而魔族也毫無意外的走到了儒門的對立面!
隨著魔族入侵七弦域,儒門那邊得到消息之后,便派遣出那些半路出家的儒門弟子,讓他們經受戰火的洗禮,幫助他們更快更好的成長。
當然,不是每個儒門修行者都能成長到大儒級別。
君不見,古往今來,儒門成圣者不足兩手之數。
大儒雖多,但也僅有百余人而已。
而且有一多半都是半路出家的大儒,他們在修行路上起步很慢,修為戰力低下,根本達不到儒門大儒真正的要求。
而參與魔戰,則是最快提升這些半路出家的大儒修為的最好捷徑。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