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純微笑道。
“小公爺終于長大成人了!”
“老公爺要是知道此事,一定會非常高興。”
“不瞞小公爺。”
“這些年,老奴一直在四處奔波,幫著夫人打理所有商鋪。”
“可是老奴只會打仗,哪里管了的這個。”
“商鋪的收益,現在是越來越少了……”
“而且,還有許多黑心的家伙在暗中貪墨。”
“老奴跟夫人說過幾次,夫人卻也沒辦法出手……”
福伯嘆息著回答道。
段純一聽,立刻意識到,國公府的商鋪只怕是出大事了!
“福伯,您慢慢說。”
“這里面到底是什么情況?”
段純趕緊問道。
杏兒桃兒端來熱茶,福伯便將自己知道的事情。
一一詳細的告知段純……
自從大康建國,阿爹被賜封為開國昌國公。
陛下親自將皇京城內,尚宣坊的一條街道直接賞賜給段寧所有。
尚宣坊的那條街道,昌國公府擁有二十多個商鋪,七個工坊院落。
但阿爹不善經營,十一年來為了湊錢養活舊部親眷。
二十多個商鋪被賣的只剩下十個,七個工坊院落如今也只剩下三個。
十個商鋪全都租給了商戶,只收取租金而已。
三個工坊也全都是鐵匠工坊,全都是阿爹的傷殘舊部在里面做工。
幫著打造一些鐵器、馬蹄鐵和農具艱難的維持下去。
但是隨著從北境戰場上,送回皇京城的阿爹舊部傷兵數量增加。
這數年以來,三家工坊院落幾乎是每月倒虧。
因此,昌國公府只能倒貼銀兩養著工坊……
段純的親生阿娘因為二胎難產故去后,皇后將自己的妹妹許配給阿爹。
這才帶來了兩個繡坊作為嫁妝。
也因為這兩個繡坊的生意不錯,才讓昌國公暫時維持了局面。
福伯所說的那些貪墨資財的人,就是兩座繡坊的張家老人。
阿娘不好去管,福伯更是無能為力。
這兩年,繡坊的生意也漸漸地每況愈下……
“原來是這么回事……”
段純明白了現如今昌國公府商鋪的情況。
心中知道是什么原因了。
“小公爺,這些事情。”
“老奴不好去管,夫人也念在那些老人都是張家的人。”
“所以現在,除了老公爺的俸祿和封地的產出之外。”
“府中的收益是越來越少了。”
福伯將情況詳細說清楚之后,也忍不住無奈搖頭。
“情況我都明白了。”
“還勞煩福伯將這兩年的各個商鋪賬冊。”
“派人給晚輩送來,晚輩看看里面到底發生了什么?”
段純淡淡說道。
“小公爺,那老奴一會兒就讓人把賬簿全都送來。”
“小公爺長大成人接管家業。”
“老奴高興都來不及呢!”
福伯瞬間眼眶紅潤起來。
“這些年辛苦福伯了。”
段純點點頭,繼續詢問著一些有關昌國公府所有商鋪和工坊的人員情況。
越了解,他心中越發擔憂起來。
幸虧阿娘跟他說了昌國公府現在的財政狀況。
每月還能留下百余兩的收益,如果再這么下去……
阿爹不斷將更多的受傷舊部和親眷送到工坊內。
而阿娘繡坊的張家人繼續貪墨下去。
不出兩年,昌國公府將真的入不敷出了!
他必須盡快解決這個情況,再想出一條賺錢的門道才行。
三家鐵匠坊,兩家繡坊……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