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純很清楚,古代的文盲率不開玩笑的說。
赫然達到了九成以上!
這個文盲率,一點兒都不夸張!
因為讀書人本來就少,而書籍,更是被世家門閥所掌握。
外面能接觸到書籍,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他在農莊就察覺到這個麻煩,他的計劃書別人看不懂。
都得他現場一一交代才能讓農莊的人明白他的意思。
段純意識到,這種情況不能繼續這么持續下去。
他無法做到全民識字,但也得讓農莊下一代能夠識得字。
能夠看懂他的計劃書才行。
所以他打算在尚宣坊范圍內,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能夠讓農莊軍眷在商鋪學藝的同時,也讓他們的孩兒們能有一個讀書識字的地方。
既能讓他們不用擔心自家孩兒可以放心的工作。
也能讓農莊的文盲少一些。
既然段純已經決定以玉香農莊為基礎來發展自己的事業。
那就得同時培養未來的人才……
沒想到隨口一問,親衛就指出尚宣坊內有一處廢棄的道觀。
就是這座清虛觀。
就像張武所說的那樣,清虛觀在百年前才是最興盛的時期。
道觀得到前朝皇帝的照拂,整個尚宣坊便是依附在清虛觀的名下才發展起來。
而清虛觀的占地面積,是整個尚宣坊的一半左右!
但是隨著前朝皇室昏庸無道,清虛觀也漸漸沒人來管。
但依舊維持著道觀內數千道人的規模!
直到大康建國,皇帝陛下不信佛不信道。
一道旨意,便遣散了道觀內大半的道人,并下達嚴令。
朝廷官員不得再來供奉這座道觀。
留在道觀內不肯走的道人只能自己養活自己。
段純明白陛下的意思,當今天下百廢待興。
這些道觀動輒養著數千道士,需要官府和百姓們的供奉才能活下去。
這可是極度的浪費!
現如今,看著這座已經荒廢了十余年的清虛觀。
牌坊上的青苔密布,進入道觀的大門外行人寥寥。
段純搖頭一笑,騎著小火向道觀大門行去。
道觀外,一名三旬年齡,穿著藍布道袍的接待道人難得見到今日來了這么多客人。
而且為首的少年一身錦衣玉帶,身后還帶著諸多親衛。
便匆匆趕上來迎接。
“貧道凌風拜見貴客。”
“不知貴客前來,是上香還是布施?”
凌風道長拱手行禮道。
“凌風道長,在下前來清虛觀。”
“是為了拜見紫真道長。”
“還請道長引見。”
段純笑著回禮道。
只是一個眼色,趙長龍立刻伸手遞上一錠五兩的銀元寶。
“好說好說。”
“貴客既然是來拜見貧道師尊。”
“貧道理應帶路。”
凌風道長驚喜的收下銀錠,伸出在前方引著眾人進入清虛觀正門。
剛進入正門,段純看著里面的庭院中打掃的干干凈凈。
但卻依舊遮掩不住清虛觀日落西山的殘破景象。
大殿和兩側的廂房,已經好多年沒有維修過。
墻上柱子上的油漆剝落,連屋頂的瓦片都好久沒有翻新。
庭院內更是冷冷清清,看不到幾個人影。
一路跟著凌風道長穿過西院的拱門。
段純看著里面雖然干凈,卻年久失修的景象。
心中明白,清虛觀再這么下去。
不出幾年,這里的道觀至少都垮塌一半。
如果遇上走水,恐怕大半個清虛觀將會徹底不復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