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子帶著灰燼飛舞四散,隨著滾滾濃煙,飄飄揚揚飛到半空湮滅,或隨著兩岸飄來的花瓣雨,落到河面熄成浮塵。
水面倒映著婳妃上的火海,波光粼粼間,仿若江水也被點燃了一般。
場面炫麗、唯美,卻帶著死亡的悲壯。
禁衛軍和太監、宮婢們四下奔跑救水,場面混亂不堪。
若再繼續按原路返回,畫舫沉河,到時不知得有多少人會被活活燒死或墜河溺亡。
這是原書中未曾發生過的情節。
夏時錦看著眼前的畫面,腦子里一片空白。
難道是她擅自改動故事線,引起的蝴蝶效益?
還是書中世界的天道給她的警告和懲戒?
淚水盈眶,她雙手捂著嘴,凝視眼前的場景。
眼見二層、三層客房里的人逃避不及,為烈火所迫,一個個慘叫著縱窗而躍,或重墜在船板上摔傷、殆命;或跳入河中,撲騰數下,沉寂于水波之間。
刺耳的慘叫不絕于耳,撕心裂肺的哭喊凄凄慘慘。
夏時錦的心頭除了深深的自責外,更多的是一股難以喻的無力感。
世界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可這里的人卻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存在。
只因她一人的私念,害得這么多人失去生命。
夏時錦難以接受,一顆與命運抗爭的心也冷了一半。
河風拂過,一聲聲“南無阿彌多婆夜”的裊裊佛音,承載木魚那極具穿透力的敲擊聲,從寶華寺的小畫舫上傳來,與此處的驚呼、哭喊聲混雜交織,引走了船上所有人的聽覺和視覺。
此處是生死煉獄,彼處是佛渡眾生的往生咒。
發髻凌亂的柳太后雙手合十,沖著那艘小畫舫激動不已地拜著。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佛主慈悲,普渡眾生啊。”
“快,快讓那船過來,讓哀家上去!”
眾人似乎看到了希望,紛紛揚手高聲喚著寶華寺的那艘小畫舫。
但寶華寺的畫舫船身小,能容的人數有限。
會鳧水之人早已迫不及待,一個個跟下餃子似的,縱身跳入河中,朝著那船拼命游去。
而以柳太后為首不會鳧水之人,便只能站在被火龍吞噬的畫舫上干著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