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時錦點頭應了,跟著蕭時宴來到了畫舫正廳。
矮榻的茶桌前,兩人相向而坐。
旁邊的炭火爐上正煮著一大鍋的姜棗茶,滿屋子除了檀香的味道外,都是姜棗茶的香氣。
寶華寺的僧人將盛好的幾碗端出去,分給了那些游到畫舫求救之人。
舫上可用的茶碗有限,蕭時宴盛了一碗,先推給了夏時錦。
夏時錦一邊喝著,一邊觀察著蕭時宴的一舉一動,并暗自思忖。
眼前的四海師傅身量與秦野近似,身上也都有沉香的氣味。
若說寶華寺的僧人都用沉香熏僧袍,可剛剛她有留意,這舫上的僧人,除了蕭時宴以外,身上都是檀香的味道。
而剛剛窺見此人腹部的那幾處刀疤,還有眉眼處的淺疤,都證明他在出家前定是經歷不凡之人。
目光落在蕭時宴的手上,視線隨之而動。
只見他把茶桌上被人亂放的東西,都一一整齊歸位,并用干凈的白色棉布將桌面茶具都擦得一塵不染。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除了心思細膩外,還有點強迫癥和潔癖的傾向。
回想起前夜假山洞里,那蒙面刺客為她整理頭發時,也是力求整齊且紋絲不亂。
還有幫她紓解完后,將她的衣裙也理得甚為平整,不見一點褶皺,心思比她這個女人都要細膩周到。
難道前晚那人是四海師傅?
夏時錦不禁覺得這個判斷有點離譜。
可一個僧人為何要幫她?
難道真的是刺殺時找錯人了?
偏偏今日是蕭澤要遇刺的日子,而更巧的是,這位四海師傅也要去河心島。
太多的巧合,那就是必然。
若對方真的是刺客,僧人這個身份,的確是最好的掩飾。
夏時錦的目光落在蕭時宴的臉上。
他長相清俊,器宇不凡,氣質冷傲矜貴。
從第一次在寶華寺遇見他,這種感覺便很強烈。
且細細看來,還能在他的眉宇之間捕捉到幾分熟悉感。
像誰來著?
眉頭不自知地擰到一起,腦海中一張臉呼之欲出。
是蕭澤!
夏時錦美眸圓睜,神色略有些驚愕地再次打量眼前的人。
真是越看越覺得四海師傅與蕭澤長得有幾分像。
莫非是......原雁北王蕭時宴?
夏時錦的腦子里突然迸出原書中的這個人物。
若四海師傅真的是蕭時宴,那一切都說得通了。
原書中,蕭時宴是后面才正式出場的人物,也就是林盡染協助蕭澤瓦解秦家勢力時才開始提到的人物。
在那之前,眾人都以為原雁北王早在三、四年前就死了,卻沒想到后來他在雁北以北的一片地域,帶著死忠部下,殺成了一位藩王。
后來秦家也是因為他,被林盡染的父親抓住了把柄,給秦家扣上了協助蕭時宴意圖奪權謀逆的罪名。
要說這位親王蕭時宴,身世很是復雜。
他既是蕭澤的皇叔,也是蕭澤同父異母的兄長。
因先帝生前曾與皇叔的王妃有段罔顧人倫的私情,從而有了蕭時宴。
先帝對那王妃念念不忘,知曉蕭時宴是他的骨肉后,對他尤為的喜愛,甚至動過立他為儲的念頭。
只是柳太后等人察覺到先帝的心思后,便暗中設計陷害蕭時宴,意圖致他于死地。
還不是百分百確定四海師傅就是蕭時宴。
“皇后娘娘,為何如此看貧僧?”
夏時錦收回審視的目光,狀似心思淺薄地莞爾一笑。
“就沒人夸過四海師傅長得好看?”
蕭時宴不為所動,聲音清淺道:“出家之人,心向菩提,外相皆為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