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婞問他:“匯報完以后呢?”
沈知常看著她,相對無了片刻,他在思索,在權衡。
而后總歸是從善如流地回道:“我本無調兵之權,何其榮幸將士們愿意與我同仇敵愾,此番戰勝歸來,自是要將兵權交還。功過由人論,皇上是賞是罰,臣弟都絕無怨。”
這是他的決定。
形勢當前,不得不做這樣的忍退。
馮婞點點頭,點了兵將,對沈知常道:“永安王借個道,我叫人過去,與城門下的京都軍通個氣。”
沈知常麾下將領們皆暗自隱忍不服氣,但隨著沈知常下令讓道,又不得不讓士兵們開出一條道來。
于是馮婞方的將軍帶著一支騎兵,快馬奔馳而過,又揚了他們一臉灰。
到得城門下,與京畿軍迅速交涉完,又騎馬折回。
馮婞對沈知常道:“永安王既是來交還兵權,以及來請罪認錯的,為何非要皇上打開城門,迎將士們進城去?”
沈知常道:“皇后誤會了,并非非要入城,我只是攜將士們凱旋歸來,請皇上驗兵而已。”
馮婞恍然:“原來如此,我還以為永安王集結大軍是想乘勝追擊再干票大的。”
沈知常:“我不懂皇后在說什么。”
馮婞嘆:“看來我還是來得早了點。我要是再晚半天到,興許就不是這個結果了。”
雖然沒有把話說得十分明白,但兩人心知肚明。
沈知常真不知是該謝她來得及時還是該怨她,她但凡要是再晚一點,他可能便會下令進軍了。
到那時,皇后的騎兵再來,那他不僅必敗無疑,還會被捶得死死的,一點為自己辯駁的余地都沒有。
而眼下所幸還沒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只要他沒真的反,就不能認定他有謀反之心。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