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淵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好問的了,在見到至圣傳字這等極為含有的異象之后,魏東淵這位兩朝帝師就已經是對陸青云心服口服了。
不管他有沒有師承,不管他年紀如何,能令至圣牌位顯圣,這就足夠說明一切了。
只是魏東淵也著實好奇,一個如此驚才絕艷的年輕人,儒家根基已然不在他們三位大儒之下,為何寫出來的字兒會如此的難看?
故而有此一問。
當然,這一問并沒有任何為難陸青云的意思,玩笑的意味更多一些。
陸青云微微有些尷尬。
他一開始還真自我感覺挺好的,結果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巴掌。
“讓三位前輩見笑了,晚輩對于書法一道確實不足,日后也定會多加勤勉。”
陸青云并沒有為自己找借口,很真誠的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這個態度,也讓三位大儒對陸青云更加的有好感了。
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啊。
能正面自身的不足,不會去掩蓋或者狡辯,這就已經勝過絕大多數人了。
“好!”
魏東淵滿意的點了點頭,從心底里已經徹徹底底認可了陸青云,并且對其十分贊賞。
一旁的李望年、朱潛同樣如此。
三人看待陸青云的目光,都是帶著深深的欣賞。
“爾等,還不速速拜過我儒家大儒?”
李望年目光一掃在場諸多儒生,高聲出道。
一眾儒生們紛紛緩過神來,趕緊齊齊彎腰躬身,朝著陸青云行晚輩之禮。
“拜見陸先生!”
陸青云不卑不亢,更沒有任何的惶恐,十分坦然的受了這些儒生的一拜。
他得到了三位當世大儒的認可,也擁有了大儒的身份,自然受得起這些儒生的一拜。
既然身為大儒,自然該有大儒的風范,不可扭捏。
“師弟,你可以出來了。”
魏東淵對著后堂喊了一聲。
一身青墨長袍的文圣院之主楊恒快步走了出來。
“這位乃是老夫的師弟,文圣院之主楊恒。”
魏東淵還不忘對陸青云介紹道。
陸青云立即收斂心神,朝著楊恒抱拳行禮。
“晚輩陸青云,拜見楊院主!”
楊恒面帶笑容,眉宇間盡是歡喜之色,同樣抱拳還禮。
“陸世子不必拘禮,你乃我儒家最年輕的大儒,驚才絕艷,古今罕有,楊某著實是高興吶。”
說話間,楊恒拿出了一物。
“此乃我儒家墨玉令,其上已刻有陸世子的尊名,代表陸世子的大儒身份。”
“持此令,天下儒門都會認可陸世子,享受大儒應有的待遇。”
陸青云精神一振,深知此物的重要性,當即以雙手鄭重接過。
墨玉令接手的這一刻,令牌微微閃爍,陸青云身上也同樣出現了墨色光華。
二者呼應,且可以看見令牌之上也浮現了陸青云的名字。
筆鋒蒼勁有力!乃是出自文圣院之主楊恒之手!
也就是在這一刻,天下儒門都已知曉了一件事情---世間再多一位大儒!
十八歲當世大儒---陸青云!
......
文圣院外。
人頭攢動,烏央烏央的一大片。
除了一開始聚集于此的人之外,后續又來了很多人。
有很多都是京師勛貴們派來打探消息的,還有都是聞訊而來看熱鬧的。
總之,京師之地許許多多的人都在關注著文圣院。
三位當世大儒對陸青云的考驗,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弦。
而文圣院內兩次出現的異象,外面的人也都能看見,還引起了不小的動靜。
只是他們之中少有儒家之人,也并不太清楚這異象意味著什么。
等待了許久,始終不見文圣院內有人出來,外面等待的人也早已互相之間議論起來。
“這么久還不出來,莫非那三位大儒的考驗這么艱難嗎?”
“那還用說?這可是三位大儒啊,他們的考驗能簡單嗎?估計那陸青云此刻正愁眉苦臉抓耳撓腮不知所措呢。”
“嘿嘿,我也不信十八歲的小子能是大儒?吹牛都沒這么離譜的。”
“等著看吧,估計馬上就要有結果了,這陸青云絕對會淪為京師最大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