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真教的副掌教葛孝先不以為意,捋須望海。
而那出身儒家的姜姓老者也只是輕嘆了口氣。
只有玄苦禪師,那年輕英俊的面容之上滿是凝重與憂慮。
他和其他幾位又不一樣。
乃是戴罪之身。
佛衣禪會的事情搞砸了,大虞朝廷沒有找他算賬,讓他此次跟著楊神空過來就算是戴罪立功了。
結果好了,楊神空人都沒了。
他玄苦禪師算是罪上加罪。
所以玄苦也是最為焦急的一個,心里盤算著如何把楊神空給找回來。
而將領們所商議的事情,則有兩件。
一是楊神空失蹤之事要不要如實上報給朝廷?
二便是征海大軍接下來該由誰來指揮?
畢竟大軍仍在,是退還是戰都必須要有一個足夠威望之人才能穩定軍心。
一番商議之下,以蕭平甲和陳鼎為首的將領們決定如實上報,不敢隱瞞。
至于大軍的統帥之事,他們打算請東海侯唐嘯過來坐鎮。
如今也唯有唐嘯,是能夠最快趕到征海大軍的人,也有足夠的威望與能力來統御大軍。
并且,唐嘯身為四方侯之一,在必要時候可以直接接管大軍,不用去向朝廷請旨意。
很快,兩撥人馬被派了出去。
一撥去往靖海州東海侯府。
另一撥直接回返京師。
......
大虞,京師。
朝會大殿之上,文武百官魚貫而入,齊齊參拜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楊炎。
隨著楊炎的一句“眾愛卿平身”,今日的朝會也算是開始了。
只不過今日朝會上的群臣明顯有些心不在焉。
唯有皇帝楊炎一如既往的沉穩淡定。
誰都知道,征海大軍的軍情奏報應該快要到京師了。
此戰的結果,也很快將傳遍天下。
朝堂上的所有人,上到君王,下到群臣,都在翹首期盼著征海大軍的喜訊。
故而朝會上的其他事情,都顯得不重要了。
很快,朝會上的群臣都不再站出來稟報什么事情了。
整個朝廷一片安靜。
君臣之間十分默契,都在等待著那封遲遲未到的軍情奏報。
直至朝會的時間馬上就要結束了。
皇帝楊炎正打算宣布退朝。
可就在此時。
“軍情急報!軍情急報!”
“萬里加急!東海緊急軍報!”
急切的呼喊聲自大殿之外由遠及近而來。
群臣精神一振,連皇帝楊炎都不由的朝著殿外望去,一直沉穩的臉龐之上泛起一抹笑容。
終于等來了。
萬里加急的軍情奏報,終于是送到了朝堂之上。
送到了皇帝楊炎的龍案之上。
群臣矚目,一個個都是尤為期待的看著楊炎。
而楊炎則是緩緩拿起了這封奏報,率先看了一眼。
片刻間。
楊炎的臉色凝固了一下。
而這一瞬間的凝固,也令得群臣紛紛心頭一凜。
難道軍情不順?
征海大軍吃了敗仗?
不應該啊。
這么大的手筆,就憑那盡是烏合之眾的東海之域又豈是對手?
“這份奏報,你來念吧。”
楊炎將奏報交給了一旁的司禮太監。
司禮太監連忙接過,當眾宣讀起來。
“奏報,征海大軍于四月十六日征伐東海之域,遇賊寇埋伏,死傷五萬有余,敗退。”
“元帥楊神空,于此戰中......失蹤,疑似被東海之域賊人擄走。”
念到這句話,司禮太監都嚇了一跳,聲音顫抖起來。
而群臣則是駭然失色,齊齊呆滯。
統御征海大軍的元帥楊神空,竟然被東海之域的人給擄走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