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江市委會議室的燈,亮了一夜。
天蒙蒙亮時,一份經過激烈討論、反復斟酌的《齊江市重點污染企業分類處置方案》終于定型。
打印出來的文件還帶著機器的余溫,被迅速裝訂、蓋章,由機要通道火速下發至各相關單位、企業。
市委大樓前,一輛輛公務車呼嘯而出,分赴各區縣。
車上坐著的,是由環保、市局、稅務、安監等多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小組。
他們的口袋里,揣著那份剛剛出爐、墨跡未干的方案,以及一份長長的名單。
雷霆行動,開始了!
————
齊江市的這個清晨,注定不平靜。
刺耳的警笛聲劃破城市上空鉛灰色的寧靜。
一家家被列入“堅決關停”名單的化工廠外,拉起了警戒線。
穿著不同制服的執法人員面色冷峻,進出廠區,貼封條的貼封條,查賬的查賬,控制負責人的控制負責人。
“憑什么關我的廠子?!”
一個禿頂的老板試圖掙扎,臉紅脖子粗地吼叫著,卻被兩名干警死死按住。
“憑你往七家嶺溶洞里偷埋了三年高危廢料!憑你環評報告全是造假!”
帶隊的環保局干部冷冷地將一份文件拍在他眼前,上面白紙黑字,還有他昨晚親手寫下的“自白書”復印件。
禿頂老板像是被抽走了脊梁骨,瞬間癱軟下去,面如死灰。
類似的場景,在齊江多個角落同時上演。
雷霆萬鈞,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而另一些被列入“限期整改”名單的企業,則收到了措辭嚴厲的《整改通知書》,上面明確列出了整改標準、驗收時間和巨額罰單。
整改通過,方可生產;逾期未改,后果同前。
恐慌在蔓延,但更多的是一種被逼到絕境后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