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吸一口氣,強裝鎮定地說道:“別笑話我們了,我們就是來學習學習。”
然而,他顫抖的聲音還是出賣了他內心的慌亂,說話的同時身體還忍不住晃了晃。
還好齊給幾位老院士解圍了,他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伸出手做出邀請的姿勢,說道:
“幾位院士,先進來吧,咱們別在這兒站著了。”
幾位老院士像是得到赦免一般,連忙走進教室,找了空位坐下。
齊看著他們,微笑著問道:“幾位院士,這到底是什么情況呀?”
幾位老院士互相對視了一眼,趙軍率先開口說道:“小齊啊,你剛剛講的那個部分,我們剛剛沒聽太懂,能不能再給我們講講?”
其他幾位院士也紛紛點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求知的渴望。
齊爽快地應道:“沒問題,趙院士,您具體是哪一塊兒不太明白呢?”
趙軍趕忙說道:“就是你說的那個關于動力系統優化的原理,感覺有點復雜,沒太跟上。”
齊走到黑板前,拿起一支粉筆,邊寫邊說:
“您看啊,這個動力系統優化的關鍵在于找到一個平衡點。就好比我們騎自行車,既要用力蹬腳踏板提供動力,又要合理控制剎車來保持平衡。”
“在航天領域也是一樣,我們要在保證動力充足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減少能量損耗。”
秦天海在一旁插話道:“那這個平衡點具體怎么找呢?有沒有什么計算公式或者模型?”
齊點了點頭,繼續解釋道:“秦院士,是有一些相關的數學模型和計算公式的,但這不是死的,還得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比如說,不同的飛行器結構、飛行環境都會影響這個平衡點的位置。”
幾位院士聽得聚精會神,不時地點頭,還在筆記本上快速地記錄著。
齊耐心地解答著他們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教室里的氣氛變得格外熱烈。
“原來是這樣,小齊,你講得太清楚了!”趙軍不禁贊嘆道。
齊笑著說:“能讓院士們明白,我也很開心。如果還有其他問題,咱們隨時交流。”
就這樣,在齊的耐心解答下,幾位老院士的疑惑漸漸消除,他們看向齊的目光中充滿了贊賞和敬佩。
他們終于聽到那個期盼已久的答案時,就如同撥云見日一般,臉上那濃重的困惑之色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
此時此刻,他們的面龐上綻放出真摯而由衷的欽佩之情。
這種欽佩并非流于表面,而是源自內心深處對對方能力與智慧的折服。
再看他們的眼神,已經完全沒有了先前哪怕一絲一毫的懷疑和輕視之意。
如今,那眼眸之中充盈著的只有對齊講課的滿滿的服氣。
站在一旁的秦天海見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輕聲打趣道:
“老趙啊,怎么樣?這下子你總該知道齊有多厲害了吧?”
然而,面對好友的提問,趙軍卻并未如眾人所預料那般迅速回應。
只見他的表情突然間變得異常嚴肅起來,那深邃的目光中透射出一股濃濃的感慨之意。
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過去,周圍的空氣似乎也因這沉默的氛圍而變得有些凝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