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了,蘇槿月繼續道:“大家放心,咱們是正規的書院,所有前來上學的女子,大家的安全皆有保障,大家還有什么想了解的都可以來問……”
    一場鬧劇就這樣被平息,蘇槿月提早準備的后手,讓場面得以被控制在可控范圍之內。
    剛剛那一出,也算是敲山震虎,亮出他們的實力,才能夠避免一些麻煩。
    “把人抓起來!”蕭彥君再次開口。
    陸寒敘領命:“是!”
    蘇槿月他們在集市上待了大半天,詢問的人不少,雞蛋也發的差不多了,傳單也都發出去大半。
    但結果只招到兩名學生。
    一個四十出頭的大姐,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
    大姐是寡婦,多年前喪夫,家里有一個老婆婆和一個五歲的女兒。
    寡婦日子不好過,婆婆年紀大,孩子又小,給人做丫鬟都沒人要。
    平日里就做做針線活,給人漿洗衣服,勉強維持生活。
    聽到蘇槿月說的招生條件,直接就心動了,但是又顧及到家中的老人,孩子。
    蘇槿月當即便是,婆婆孩子可以一起接來。
    婆婆也可以在書院謀一份廚房擇菜的活,女兒年紀小,也可以帶著,包吃包住,但是就沒有銀子可拿。
    大姐當即千恩萬謝。
    雖然她仍舊還不知道這女子書院是怎么一個情況,但絕境之下,有一條路,也只能硬著頭皮走。
    而另一個十三歲的小姑娘,她家境倒還行,只是家中兄弟姐妹多。
    三個哥哥,兩個妹妹。
    父親做木工活,大哥二哥也都在父親手下做活,三哥是家里唯一的讀書人,如今朝堂又開放了科舉。
    讓寒門學子也有了出路。
    她平常在家中,幫著母親料理家務,照顧妹妹。
    如今已是十三歲的年紀,父母商量著給她定下婚事,換了彩禮也好給哥哥們娶親。
    她心里是不愿意的,但奈何在家沒有話語權,也不敢反抗。
    如今恰好遇到蘇槿月她們,也是聽了條件心動。倒不是因為有錢拿。
    而是可以學一門手藝。
    現今社會,學徒也不是那么容易當的,當學徒要給師父學費,逢年過節,還得送禮。
    學成之后,前三年所得也要孝敬一大半給師傅。
    基本上年是見不到收入的。
    而女子到了年紀要嫁人的,一般家庭是不愿意花這個錢,讓女兒學有所成,最終卻是婆家得利。
    而蘇槿月這里,不僅不收學費,也不收禮,還會倒給錢,很難不讓人心動。
    忙活一上午就收獲兩個學生,一個學生還得回去和父母商量一下。
    何寒露累得夠嗆,蘇槿月看了眼天色,估摸著時間,說:“收攤,先去吃午飯,下午換地。”
    秋筠讓那些大漢先將剩下的雞蛋推回去,下午定了地方,她再回去找他們。
    蘇槿月就近找了一家小飯館,本來想進去隨便吃兩口。
    誰知道剛進去就被趕了出來?
    老板一臉厭惡的看著她們:“呸,我們店不招待你們,身為女子,不安于室,行事放蕩,何以為人婦。”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