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以訛傳訛便是如此,原本事情只有一分,一傳十,十傳百。
    到了最后,沒人去在乎最初的真相,大家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相信的部分。
    蘇槿月被流剛開始氣憤,莫名其妙,煩躁,但很快,她就平復了心情。
    因為她知道,那些流,如今看來,盡是對她不利的。
    如今條件受限,暫時擺平不了,但她得早做準備。
    否則將來,這些流,或可能對她致命的打擊。
    畢竟,自古歷史之上,凡是被冠上妖妃名號的人,沒幾個下場好的。
    她只想退休,可不想提早下崗。
    這第一步就是要試探出蕭彥君的態度。
    看他知不知道這些流,對這些流怎么看。
    一問才知,蕭彥君早已經聽到了這些流蜚語。
    而他對這些流蜚語不置可否。
    這態度說明他并沒有太放在心上,可也沒有對這些流做出反應。
    不管是調查流的出處,還是傳播的人,亦或是其真實性,他都沒有怎么去管。
    如今蘇槿月直接挑明,他才說:“不過是一些空穴來風的流,月兒不用在意。”
    蘇槿月卻說:“陛下,三人成虎,有的時候假的說多了,有一天,便會讓人覺得是真的了。”
    蕭彥君盯著她,道:“月兒是擔心我不相信你?”
    蘇槿月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只是說:“臣妾只是擔心人心險惡。”
    蕭彥君拉起她的手,表情無比認真:“月兒,無論何時,朕都會相信你。”
    蘇槿月聽到他這話,面帶感動,內心卻一陣腹誹[當真是好話不要錢,男人的話能作數啊,母豬都能上樹了。]
    蕭彥君有那么一刻厭惡自己的能力了。
    好好的氛圍,這讀心術一用,立刻全面崩盤。
    但他也習慣了,很快調整心情。
    他們最后去的是靖州,背靠匈奴,是大禹最重要的邊境之一。
    也是蕭彥君歷來最重視的地方。
    靖州其實地理環境還不錯,多平原,水草豐富,適合牛馬畜牧。
    當地百姓也多以畜牧為生。
    他們剛剛進去靖州地界,便看到一望無際的草原。
    蘇槿月看著藍天白云,大草原,真想就地打幾個滾。
    可能是上輩子牛馬當多了,如今看到草地也忍不住想撒野。
    雖然百姓多畜牧為生,但也是有城池居住的。
    他們進了仁布切城。
    城中的民族特色很明顯。百姓對外來者倒不怎么好奇排斥。
    可能會因為此處地處兩國交界,和親時期,也會有貿易往來。
    蘇槿月很喜歡這城市,鮮明,多彩,活力。
    或許正是因為游牧多,所以這里充斥著自由的氣息。
    女性的身姿行事也不像中原姑娘那般柔和,反而大刀闊斧,強健是他們的第一印象。
    他們入了城,進了節度使的府邸。
    而在他們入住的第二天,匈奴那邊,竟然派了使節來,想朝拜大禹皇帝。
    就是這么巧。
    而派來的使臣聽說是匈奴的二皇子。
    蕭彥君和陸寒敘還有其他大臣商議了一番。
    決定接見這位使者。
    匈奴的二皇子,聽說是一位戰力強悍的勇士。&lt-->>;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