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傅一銘的坦誠打動了高凡和古坤全,也可能是實在缺人才了,本著撿到籃里都是菜的原則。總之,一個小時后,傅一銘下樓來告訴彭月月,招聘處的工作由他負責了,彭月月只需要在旁邊做一些指導即可。
當然,這只是傅一銘的客氣話,高凡的原話是讓彭月月臨時給傅一銘當助手,彭月月當然也是明白這一點的。
高凡給傅一銘的職位是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這段時間負責公司的招聘事宜。傅一銘的社會閱歷是足夠的,加之在縣里工作了十多年,人頭也比較熟,擔任這個職位沒有什么問題。
彭月月對于這個安排毫無怨,以她的年齡也的確干不了這項工作。現在讓她給傅一銘當助手,既減輕了她的壓力,又給了她一個學習的機會,她有什么不滿的?
經過最初的一些試探之后,前往滄海化工應聘的人越來越多了,以至于許多單位的領導都要在私底下找業務骨干們打招呼,承諾各種待遇,勸他們不要離開。一時間滄塘縣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氣大漲,這就是題外話了。
傅一銘這個新鮮出爐的人力資源部長也并非浪得虛名,他與高凡、古坤全、廖德榮等人商量之后,拿出了一個詳細的招聘方案以及錄用標準,從能力、性格、資歷、年齡等各個方面對前來應聘的人員進行打分,再根據各個崗位的擬聘用名額進行擇優錄用。
獲得錄用的人員都被告知,他們會被安排在一些重要的崗位上,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能夠一直呆在這些崗位上。公司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的階段,未來肯定會有許多更適合這些崗位的人才進入公司,屆時其中的一些人將會被調整到其他崗位去。
不過,高凡也向他們做出了承諾,只要是認真工作,全心全意為公司做出過貢獻的人,即便未來被調整到其他崗位,他們的待遇將是只升不降的,公司不會虧待在創業期做出了貢獻的老員工。
在高凡轟轟烈烈招兵買馬之際,姐姐高敏帶著興龍涂料公司的十幾名職工來到了北京。
“這是你的辦公室和宿舍?”
在北大化學系資料室,高敏坐在一把靠背椅上,手里端著楊凱遞上來的茶杯,饒有興趣地看著屋子里的陳設,覺得什么都很新奇。
“你是第一次來北大嗎?”楊凱坐在高敏對面,笑呵呵地問道。
設計維生素c裝置的時候,楊凱曾在滄塘住過一段時間,和高敏混得很熟了。
后來他又去過幾次滄塘,有時候是去處理維生素廠那邊的技術問題,有時候是去化工實驗基地做實驗,每次去自然要到高凡家去作客。那時候高敏已經到興龍涂料公司工作去了,但得知消息后總會趕回來和楊凱見上一面,嘴上說是碰巧,只有高凡知道是怎么回事。
除了見面之外,高敏和楊凱之間一直還有通信往來,用高敏的話說,是遇到了技術上的問題,向楊凱這個專家求教。
這一次千里迢迢跑到北京來見楊凱,算是一種很大膽的行為了。
“一直都想來北大看看的,結果總是沒有機會。”高敏笑著回答道,“我聽小凡說過你住在化學系的資料室,一直想不出來資料室是什么樣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