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紫宸殿。
深冬的暖陽透過高聳的琉璃窗欞,灑在冰冷的金磚地面上,映照著殿內沉靜而忙碌的景象。
女帝慕容嫣一身明黃常服,端坐于御案之后,正凝神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
炭火盆驅散了寒意,卻驅不散她眉宇間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北疆局勢,南楚異動,新政推行樁樁件件,皆系國運,容不得半分懈怠。
內侍總管輕步上前,躬身呈上一封密封的加急文書:“陛下,殿下自長安八百里加急。”
慕容嫣眸光微抬,放下朱筆,接過文書。
火漆封印完好無損,封皮上“鎮北王林臻密奏”的字樣,筆力遒勁。
她拆開封口,取出信箋,目光迅速掃過。
信箋之上,林臻的字跡沉穩有力,清晰地匯報了秦國歸附談判的最終結果:秦皇贏稷原則上同意歸附,接受“秦王”封號,秦國保留高度自治權,大乾象征性駐軍函谷、武關、蕭關三處要隘,歲貢白銀十萬兩。然,附加條件為——贏稷嫁嫡女玉華公主為林臻平妃,以固秦晉之好。
慕容嫣的目光在“玉華公主”與“平妃”幾字上停留片刻,清麗絕倫的臉上,無波無瀾,唯有一雙鳳眸深處,掠過一絲極淡的、難以喻的微瀾。
她放下信箋,指尖無意識地劃過光滑的紫檀木案面。
“陛下,”內侍總管低聲詢問,“殿下信中所?”
“秦國歸附已成。”慕容嫣聲音清越平靜,聽不出喜怒,“然需朕與贏稷親至函谷關設壇盟誓簽訂國書。”
“函谷關,”內侍總管微驚,“此去千里風雪啊。”
“無妨。”慕容嫣打斷他,“有鐵龍一日可達,傳旨。”
她聲音轉沉,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即刻著禮部、工部、兵部會同焚雷司籌備函谷關盟誓大典。調撥鐵龍專列護送朕親赴函谷關。另傳訊鎮北王朕準其所請和親之事依議。”
“遵旨!”內侍總管躬身領命,迅速退下。
殿內重歸寂靜。慕容嫣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封密奏上,指尖輕輕拂過“玉華公主”的名字。
一絲極淡的笑意,在她唇邊漾開,帶著洞察世事的豁達與身為帝王的胸襟。
“秦國歸附北疆大定此乃社稷之福。”她輕聲自語,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低回,“夫君納一平妃若能換得千里疆土百萬生民免于戰火值矣。”
在她心中,林臻是她的夫君,更是大乾的王。
他的府邸,如同這紫宸殿,承載的不僅是兒女情長,更是江山社稷的平衡。
多一位身份尊貴、系兩國之好的平妃,于大局,百利而無一害。
至于那玉華公主是何等絕色,性情如何,在慕容嫣看來,不過是錦上添花之事。
她信任林臻的定力,更自信于自己在他心中的位置。
這份信任與豁達,源于她身為女帝的格局,也源于她對林臻深沉的理解。
數日后,函谷關。
這座扼守秦地門戶、歷經千年烽煙的雄關,在深冬的寒風中,巍然矗立。
關城之上,旌旗獵獵,迎風招展。
關前開闊的平地上,一座高聳的漢白玉祭壇拔地而起,壇分三層,飾以蟠龍云紋,莊嚴肅穆。壇頂中央,矗立著一尊巨大的青銅鼎,鼎內青煙裊裊,直上云霄。
祭壇四周,大乾玄甲禁軍與秦國黑甲銳士,分列兩側,盔甲鮮明,刀槍如林,肅殺之氣彌漫天地。
空氣中彌漫著松柏燃燒的清香、兵戈的冷冽以及一種山雨欲來的凝重。
寒風凜冽,卷起地上的殘雪,抽打在人們臉上。
然此刻,關前卻鴉雀無聲,落針可聞。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祭壇之上。
辰時正刻,號角長鳴,鼓聲震天。
東側,大乾女帝慕容嫣,在文武百官及精銳禁軍的簇擁下,緩步登上祭壇。
她一身明黃繡金鳳朝服,外罩同色貂裘大氅,頭戴九龍九鳳赤金冠,珠簾垂落,掩映著清麗絕倫、不怒自威的容顏。
她步履沉穩,儀態萬方,每一步都帶著帝王的雍容與氣度,如同九天鳳駕降臨凡塵。
西側,秦皇贏稷,在丞相秦襄及秦國重臣的陪同下,亦登上祭壇。
他身著玄黑蟠龍袍,外罩玄色貂裘,雖身形依舊魁梧,然須發皆白,面容蒼老,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與落寞。
他步履略顯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秦國的歷史與尊嚴之上。
兩位帝王,于祭壇中央,青銅鼎前,相對而立。目光交匯,平靜無波,卻蘊含著千鈞之力。
“贏稷陛下。”慕容嫣聲音清越,穿透寒風。
“慕容陛下。”贏稷聲音低沉沙啞。
簡單的稱呼,已昭示著地位的變遷。
秦國帝號,自此而終。
禮部尚書手捧一卷明黃錦帛,高聲宣讀:“大乾女帝慕容嫣大秦秦王贏稷謹告天地山川社稷神靈”
“今秦感念大乾仁德愿歸附大乾永為藩屬,大乾允諾贏稷稱秦王世襲罔替永鎮秦地,秦地自治賦稅自用大乾不派流官,大乾駐軍五千協防函谷關武關蕭關三處要隘保境安民,秦歲貢白銀十萬兩以表臣服,開通商路共享格物之利互通有無,贏稷嫁嫡女玉華公主于大乾鎮北王林臻為平妃以固秦晉之好,兩國永結盟好互不侵犯共御外侮,此誓天地共鑒日月同昭!若有背棄人神共誅!”
禮畢。
禮部尚書將兩份以金線繡龍、玉軸裝裱的國書,分別呈于慕容嫣與贏稷面前。
慕容嫣執起御筆,蘸取朱砂,在國書上,于“大乾女帝慕容嫣”的落款處,簽下自己的名字。字跡清麗而有力,帶著帝王的決斷。
贏稷深吸一口氣,顫抖的手接過御筆,目光在“秦王贏稷”的落款處停留許久,最終,沉重地落下自己的名字。
筆鋒蒼勁,卻透著一股難以喻的悲涼與無奈。
兩份國書互換。
慕容嫣將簽有贏稷名字的國書交給禮部尚書,贏稷則接過簽有慕容嫣名字的國書。象征著兩國盟約的正式締結。
“禮成!”禮部尚書高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