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默第一個回群消息那就去中盛拍賣行吧,有現成的場地。溪溪邀請,我反正隨時都有空,明天見。
我也有空,溪溪啊,你真的只帶一件寶貝嗎?
溪溪你是不是打算出手啊,你要出手的話我可就帶錢了啊。
我也來,不過我想帶幾個博士生來一起學習學習,顧小姐能不能……
最后一位教授話還沒說完,人就被陳老踢了出去溪溪別管他,他就愛帶著他的學生到處跑,是個學生狂魔,恨不得學生工作他都要輔導他們做。
顧希溪也有管理權限,于是笑著把人拉了回來沒事,帶吧,大家都是學習交流嘛。
她只有爸媽幫自己,還需要得力干將,這些教授們帶來的學生必然都是人中龍鳳,她正好可以物色物色。
聊完后,顧希溪就把行程交給陳宇安排了。
明天先去發大財超市上班,然后去鑒寶會,吃過午飯去接楚風出院,去的路上接收新穿越世界的資料,讓團隊開始安排。
陳宇點頭,記下后離開。
顧希溪下樓去吃了晚飯,又在系統里買了金融類的課程,就一頭扎進漫流速自習室開始學習了。
慢流速自習室內。
顧希溪在桌前坐下,打開教學視頻,經商第一課幾個字消失后,屏幕里出現了一位英姿颯爽,氣宇軒昂才能形容的,身穿唐朝衣裙的女子。
顧希溪看下方小框的提示高五娘,唐代女商人,高句麗人,因開金礦而致富。
高五娘出生于豐財坊,從小就跟著母親讀書。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高五娘嫁與柳七郎為妻,在柳七郎病故后獨自經營清化旅舍。后應書生李仙之請,到伊陽仙人溝淘金,并將金沙冶煉,制成金塊,一年收獲幾千兩黃金。
高五娘致富后一直守法經營,照章納稅,多次為貧民捐款捐物,贍養老人,并修筑了從仙人場到伊陽城的道路,治理了王母澗河,被唐玄宗封為一品誥命夫人。后又與“茶圣”陸羽合作,組建茶葉商團,成為大茶商。
(以上資料來自于星際存檔資料庫(百度百科))
顧希溪忍不住鼓掌,原來在那個時代就已經有這么厲害的,名垂青史的女性了。
最重要的是她掙那么多銀錢,也沒有喪了良心,還在守法經營,照章納稅,真是有才能又善良。
顧希溪立即起身,按照唐朝學生日常見到老師的禮儀,雙手奉上微微彎腰拜,“師長,學生名顧希溪。”
在唐,見到老師一般有三種稱呼,“先生”,“夫子”和“師長”。
“先生”在唐時用于稱呼老師非常普遍,用得較多。
這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大雅生民》中,描述姜嫄順利生下后稷的情況,這里的“先生”并不是一個詞,而是描述生育的順序。
在《論語》中時,開始被指代為父兄或者有學問的長輩,到了戰國時期,《國策》里“先生”則用來稱呼有德行的長輩。
在《曲禮》中才是指老人教學者,即老師。
隨著時間推移,這個詞便成了稱呼德高望重有學問之人的稱呼,不拘于性別,為贊揚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