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晴嵐崴腳了。
如果她沒有理解錯薄教授的意思,那么崴腳是一個很好的答案。
如果她想多了,那就……
“薄教授,月色這么好,適合飲酒啊。我是來蹭酒的,順便恭喜喬遷之喜。”
兩個人曾經一起談酒、調酒、喝酒。
最好笑的是,薄斯寒還給他調了一杯“床笫之歡”。不過莫晴嵐慫,不敢認。
薄教授臉上未見失望之色。
能提前一天見到她,已經值得歡喜。
“確實,一個人喝酒太無趣了,兩個人不會太熱鬧,也不會太蕭條。”
秋日的小院很美,中間設置了一個流杯亭,墻角還開著薔薇。面積不算大的小院,儼然營造出了江南之韻。
莫晴嵐不掩飾自己的喜歡。
“想在院子喝,還是屋里喝?”薄斯寒讀出了她的心思。
莫晴嵐小鹿眼彎彎,笑著說:“人大多數時候,都是理性的動物,但喝酒本就是風雅浪漫的事。所以,我今天想隨自己的心,在院子里喝。”
華國人的生活至高理想,不外乎有天有地,獨門獨院,舉杯邀明月。
“既然想要浪漫,不如變一變喝法?”薄斯寒相信,酒后更易吐真,那么,更要把氛圍拉滿。
“我有個想法。”莫晴嵐大腦創意激蕩,慨當以慷。
“說來聽聽。”
“我聽說一句話:生也快樂,死也快樂,杯子里總有酒喝。光喝酒總是少了點什么。這樣,我們兩個,各自為對方調一杯酒。嗯,可以表達祝福,也可以……挑刺兒,這樣以后調酒就更有動力,進步更快了。”
曾經的莫晴嵐,一直渴望進步。
她希望自己始終能保持這樣的昂揚姿態。
薄斯寒回味著那句“杯子里總有酒喝”,說了句“好”。
兩個人去了地下酒窖,取出了各自的配方基酒。
“與其困于日常,不如端起酒杯心安,我先來吧。”薄斯寒躍躍欲試。
莫晴嵐睜大了小鹿眼。
因為她分明看到了薄斯寒拿了汾酒。
白酒做基酒,是一種什么體驗?
他選用了百香果,加入酒水之中,呈現漂亮的檸檬黃色。
最后將這一切加入高腳杯中。
莫晴嵐的手指,貼上了杯壁,涼涼的,她好奇地問:“這款酒叫什么名字?”
“我給它取名字叫般若,可能比尋常雞尾酒更刺激一些,試試吧。”
般若(re),是一個很有禪意的名字。
教授取名字,考究。
莫晴嵐捻著高腳杯,脖頸微仰,盡管只喝了一小口,還是被刺激地一個激靈。汾酒的味道已經蓋過了百香果和朗姆,是個相當大膽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