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你怕他來著?這不是為了少找麻煩嘛!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他混蛋,你干嘛還不躲著點?”
“一個村子里頭,就他一個這樣的,咱干嘛跟他一般見識?”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見劉嘉不服氣,劉新國又開始勸導。
劉嘉也不想劉新國跟著擔心,于是點頭,“嗯,我知道了。”
聽著兩個人的對話,秦春燕也不由得跟著擔心起來。
兄弟倆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可周二來跟劉嘉的事情,幾乎整個村子的人都知道。
當初,周二來也是郭曉燕的追求者之一。
跟劉嘉對郭曉燕的感情比起來,周二來表現的更為瘋狂和激進。
周二來甚至揚,這輩子一定要娶郭曉燕做媳婦,哪怕郭曉燕嫁給了別人,也別想有什么好日子過。
為了讓郭曉燕同意,周二來曾經拿著一瓶除草的農藥以命相逼。
劉嘉知道這件事情以后,當天就去找周二來打了一架。
當時劉嘉身上掛了彩,周二來則是被打的十天下不了炕。
從那以后,兩家的仇就結下了。
一直到劉嘉真把郭曉燕娶回家,周二來這才娶了個帶著孩子的寡婦。
整個村子的人都以為,周二來娶了媳婦以后心會安定下來,可沒想到,周二來身上的毛病不但沒有改,反而變本加厲。
最近之所以消停,是因為周二來帶寡婦的孩子住院去了。
原因是隔壁村的一輛驢車從周二來家門口經過,當時孩子正在門口坐著。
也不知怎么的,驢車突然驚了,車把式怎么拉也拉不住,最后連驢帶車一下子翻了。
本來這件事情跟周二來沒有什么關系。
可等大伙幫忙把車扶起來的時候,周二來突然帶著孩子出現。
聲稱驢翻車的時候嚇到了孩子,要求賠錢,還說不賠錢,就連驢帶車一塊給扣一下。
當時手忙腳亂的,車主也沒有注意到,有沒有看到孩子,最后只得認倒霉,賠了五十塊錢,事情才算了了。
后來,聽說周二來真的帶著孩子去住院,人們也沒當回事兒。
畢竟,周二來的嘴里沒有一句實話。
也有人說,用不了多長時間,周二來把人家賠的錢花光以后就會回來。
不管是什么原因,現在,周二來回來了。
秦春燕把剁好的草扔到雞窩,也來到劉嘉跟前。
“三子,如果咱過得不好也就算了,周二來頂多說上幾句氣話,看看熱鬧,可現在卻不一樣,你承包了村北的竹林,周二來肯定會知道。”
“可別到時候,他再找事。”
見大哥跟大嫂如此惦記自己的事情,劉嘉臉上的神情也緩和了很多。
“嫂子,你放心吧,我不惹事兒,但我也不怕事兒,周二來要是消停,咱就顧個大圓面,他要是想找麻煩,我也不怕他。”
剩下的話,劉嘉沒有說出來。
自己能打周二來第一次,就能打周二來第二次,他要是存心找麻煩,那就別想好過。
看劉嘉臉上的表情,劉新國已經猜出了大概。
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三個人聊了幾句,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了,一塊去前院。
剛一進門,劉嘉便聞到了包子的香味。
聽到外面有說話的聲音,張桂蘭直接在那屋里喊:“都來啦,趕緊洗手,包子出鍋了!”
“來的可真是時候,娘,你是不是聽著我們的腳步聲揭的鍋?”劉嘉打趣。
張桂蘭聽完以后,直接笑著回懟:“你咋不說你們的鼻子靈,聞著我掀鍋的味道來的?”
“娘,我剛才洗了手了,我來幫你。”
秦春燕趕緊進南屋,看到張桂蘭正在鍋邊舀飯湯,急忙接碗。
不管是蒸窩頭還是包子,張桂蘭都會在篦子底下放上一小撮大米。
等上面的主食熟了,下面的米也熬出了味道。
用張桂蘭的話說,那就是哪怕放上幾粒米,也比喝白水好喝。
幾個人一塊忙活,很快包子上桌。
家里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開葷腥,所以看到拳頭大小的包子,說不饞,那是假的。
劉嘉首先抄起一個送到劉玉田的手里。
“爹,快點吃,一會涼了就不好吃了,這包子就得吃剛出鍋的第一口。”
劉玉田笑了笑,卻故意裝出生氣的樣子,埋怨道:“哪有那么多講究,有好吃的就不錯了,還吃出鍋的第一口,你是多大的人物啊?”
“我不是,你跟娘才是大人物呢!”
劉玉田沒有接上劉嘉的話茬。
這個孩子,真不知道怎么說他才好。
別人離婚都是哭喪著臉,整天沒好氣,有的都像過不下去一樣。
他可倒好,好沒心沒肺的,不但不需要別人勸,還整天想方設法的哄他們老兩口高興。
自己真不知道該是喜還是憂。
最后,劉玉田干脆不想了,踏踏實實的咬了一口包子。
菜葉子加豬肉,怎么吃怎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