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祥將兩人帶到趙原面前,笑著說,“趙主任,你是這兩個醫生的偶像,他們想找你簽名呢。”
趙原知道李洪祥夸大其實,揮手道,“別笑話我了。這兩位醫生看上去閱歷比我豐富多了。他們是前輩,我是晚輩。”
趙原看上去很年輕,有沒有一點傲氣。
&nbssp;兩個醫生的心情也變得放松下來。
他們面對趙原及李洪祥,其實內心是有些自卑的。
他們帶有神圣的使命,來到貧瘠小國,執行援醫任務。
但換個角度,倘若他們畢業于知名學校,就職于大三甲醫院,即使參加類似的任務,也不會被分配到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
趙原雖然年輕,但畢業于國內知名醫學院,就職于省三甲醫院,還是名校的特聘教授。
無數光環融于一身,未來成就不可限量。
至于他倆即使回國靠著援醫經歷,能得到相對較好的發展空間,但跟趙原的差距,也是極為懸殊的。
其中一人自我介紹,伸出手,“趙主任,我叫做張斌,是彬州醫院急診科主治醫生,在基斯國援醫兩年。旁邊這位是我的同事喬剛,他是今年剛來的新醫生。基斯國公立醫院的條件比較差,醫生只有四十多名,除了當地的醫生之外,還有其他國家前來援助的醫生。”
趙原眼中滿是欽佩之色,“能在遠離祖國的地方扎根,你們的精神讓人欽佩。”
張斌愣了一下,紅著眼睛,努力控制情緒,“謝謝您的認可。”
趙原對張斌的印象很好。
另外一個世界,趙原以維和部隊軍醫的身份,走訪過很多貧窮的國家,幾乎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有像張斌這樣默默無聞,卻堅守在異國他鄉的華國醫生。
以他們的一技之長,在華國可以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但他們卻放棄了安逸的生活,來到貧瘠的國家,用另外一種形式為國盡職。
這種行為類似于開荒。
國家的強大,不僅需要讓各種國貨或者基建遍布五湖四海,還需要像張斌這樣的醫生,傳播大國文明火種的擔當。
趙原語氣變得真誠,“張醫生,我特別欣賞你們這群堅守在海外的白衣志愿者。看上去你們在為其他國家的醫生治病,但事實上比很多國內同行,對國家的貢獻更大。而且,你們的條件艱苦,需要更為扎實的功底。我們需要跟你們學習,不僅學習精神,還要學習實戰能力。”
張斌有種遇到知音的感覺,謙虛地揮手,“我們的水平有限,說個不好聽的,只會用土槍,高級的武器,不會用,也用不起來。”
趙原道:“偉人曾說過,不管黑貓還是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這一塊土地上,你們了解當地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人情,所以治療疾病比我們會更有經驗。”
“唉,談不上更有經驗,只能說在實戰過程中積攢了一些手段。”
張斌被趙原夸得有點不好意思,心中納悶,明明自己是來見偶像的,怎么感覺角色互換了啊。
“趙主任,醫院的病房其實有不少情況比較復雜的病人,方便的話,能幫忙看下嗎?”
趙原愣了一下,“當然!是我跟你們去醫院,還是你們將病人送過來。”
張斌未加思索,“還是送到醫院船吧!我們工作的醫院條件太差了,盡管是醫院,但也要面臨隨時停電的可能。所以我在這邊援醫兩年,別的不敢說,發電機的使用,絕對比你厲害。我不僅會發電,還會修理電機故障。”
盡管知道張斌在開玩笑,但趙原卻是笑不出來。
跨國援醫,實在太難了!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