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原跟郭志昌離開病房。
“老郭,你要抓緊時間,整理好論文,爭取搶先一步,將成果公布出去。其次我們要開始搭建團隊,將手術流程規范化,標準化,爭取早點將早點將這個手術變成常規性的手術,讓更多的人受益。”
郭志昌點頭道,“其實異體皮膚的培養,我們已經有充足的經驗。關鍵是移植手術的流程太復雜,需要您的支持。”
趙原笑道,“我已經梳理出了流程,晚點將內容發給你,還不夠成熟,需要你帶領團隊深入挖掘,看哪些地方可以優化一番。”
郭志昌早已習慣趙原的未雨綢繆,深謀遠慮。
盡管趙原才三十歲出頭,但他處理問題,心思縝密,總能想到前面。
“今晚可以放松一下,我讓朱院長安排聚餐,為你們慶功。”趙原拍了拍郭志昌的肩膀,嘴角浮出笑容。
郭志昌干巴巴的面容多了一抹放松之色,“謝謝趙院長的悉心安排。”
趙原走出實驗室,給朱虹打了個電話。
聽明來意,朱虹眼睛一亮,她雖然不懂業務,但深知這個消息帶來的影響。
總院各科室都有科研任務。
這么多年來持續投入資金,能砸出動靜的課題少之又少。
郭志昌手里的這個項目雖然沒有止吐藥和姨媽樂有更好的市場前景,但在學科領域的重要性上有濃墨重彩的一筆。
說得簡單一點,止吐藥可以帶來幾個小目標的收益。
異體皮膚移植雖然可能一個小目標都賺不到,但能讓郭志昌憑借這個成果拿到國內外的醫學大獎,甚至在人類醫學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于論文的作者,第一作者肯定是郭志昌,第二作者則是趙原。
趙原絕對不是掛個名字,而是有實打實的貢獻。
相當于是制造高端戰斗機,郭志昌設計好了戰斗機,但戰斗機如何使用,怎么操作,一些全新的技能如何激活,試駕員是趙原,說明書也由他來完成的。
因為技術能力的不足,郭志昌的團隊里沒有一個能夠替代趙原完成移植手術的人選。
就像是高端的戰斗機只有厲害的飛行員才能駕馭。
當然,有了第一個可以操控戰機上天的人,不用多久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
趙原特別開心,因為他是有私心的。
“對了,安排媒體采訪時,志愿者要用化名,盡可能地保護志愿者的隱私。”趙原與朱虹交代道。
朱虹愣了一下,“我會跟媒體交代好的。”
醫院如今取得成果,肯定要對外進行宣傳,如此才有病人知道這個福音。
在正式面向市場推廣之前,還要有大量的臨床案例。
有更多的病人加入,才能讓異體皮膚移植早日變得成熟。
醫學便是這樣。
很多東西都是日積月累取得的成果。
晚上舉辦慶功會。
郭志昌主動給趙原敬酒。
“趙院長,謝謝你。你是我人生中的貴人。”
不善辭的郭志昌喝了酒之后變得外向不少。
其實并非郭志昌不善辭。
多年的失敗和苦悶,任何人都會失去光彩。
如今郭志昌找回了迷失的自己。
趙原一般不喝酒,但今天卻是破例了,跟團隊每個人都單獨敬了一杯。
郭志昌也是不沾酒的人,酒量更糟糕,很快醉倒在桌上,以至于沒能參加接下來的第二場。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