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能獨立做象鼻技術的外科醫生,基本是在任何一家三甲醫院能擔任主任級醫師的臺柱子。
但對趙原這種級別的專家而,若是常規做一臺象鼻子手術,對個人巡診而,顯得平庸了。
必須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對術式進行改良。
趙原的個人巡診手術已經陸續做了好幾站,最厲害之處,并非術式創新,而是患者的術后康復質量。
但凡是趙原的患者,康復程度會比同類病人要快,另外幾乎沒有并發癥,百分之八十的病人觀察一兩天之后,就轉入普通護理病房。
外科界有這么一個情況,手術做得好,但術后恢復不一定好。有些外科醫生的基本功扎實,處理得很規范,但病人出了手術室,痊愈時間非常漫長。
看上去挺玄學,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類外科醫生在手術過程,缺少對人體結構的了解。
他們將手術當成了生產線,在處理某些操作的時候過分教條,不考慮患者術后的康復期和生活質量。
患者從手術臺活下來了,但生不如死。
不僅能做高難度的外科手術,還能患者恢復良好的醫生,才經得起考驗和信任。
在預定的時間內,趙原完成了手術的重點部分。
簡潔,干脆,順利得沒有任何懸念。
介入,小創口。
從股動脈進入人體,導絲輕松抵達動脈瘤。
隨后,眨眼功夫就修復了血管。
當趙原將后續交給江靜處理,會議室的專家,以及直播間的觀眾,都沒有回過神來。
“他是怎么辦到的?”
“在u型環境下,導絲瞬間找到位置的概率很低,跟中彩票得大獎的概率一樣。”
“他在技術上進行了改良。微操的幾個小動作,可以使導絲變得更加容易掌控。”
“這個地方做改良,太操蛋了啊,完全學不會。因為不是練出來的,而是需要天賦。”
在場大部分都是老外科。
他們在教導學生的時候,會鼓勵學生勤能補拙。
但大部分時候,這是一句安慰劑。
外科技術是技術活,是吃天賦的。
“怎么又插入廣告了?”
“我要投訴舉報網站!”
即使再有風度的觀眾,面對這么多廣告都有點扛不住了。
但人就是這么賤。
越是不讓你好好看,你越是舍得不離開。
“想要看無廣告純凈版,可以升級成為網站的會員。”
“升級會員需要一百元。”
強忍著內心的惡心,不少觀眾還是充了會員。
廣告果然沒有了。
手術變得流暢,視野變得更加清晰。
趙原顯然不知道直播平臺有這么奇葩的規定。
對他而,多少人看自己的手術,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要給病人解決病痛。
他沉浸在手術的樂趣當中。
手術結束,趙原稍作休息。
開始下一臺手術的準備。
黃院士輕呼一口氣,盡管他不是胸外專家,但趙原的手術讓人賞心悅目。
第二臺手術開始。
直播間的數量不斷增加!
越來越多的觀眾涌入直播間……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