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院士,實在太好了。求你務必幫幫我媽,唉,鼻腔里長了個瘤子,在這群無良醫生的忽悠下,接受放射治療。什么高科技,一點都不靠譜!”病人的女兒宛如受了冤屈的良民遇到了青天老爺,抹淚哭訴。
“嗯,你們在外面等著,我看看病人,千萬保持安靜。”趙原跟秦國強對了一下眼神。
秦國強安排人將趙原帶至消室。
劉科瑞發現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他也算是親身感受趙原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望了。
自己被罵作二鬼子。
趙原顯然被視為國士相待。
劉科瑞感覺到自己的尊嚴被狠狠踩在腳下。
關鍵是趙原取得成績,劉科瑞也知道是多么的難得,雖然趙原沒有出國深造,沒有名校的學歷,但諾貝爾醫學獎貨真價實。
趙原以旁觀者身份觀察了很久,知道這起醫療事故的原因,醫院引入一套放射性治療設備,不僅可以做精準放療,遏制腫瘤生長,還可以做普通腫瘤的切除手術。
這套設備的介紹趙原也曾經看過,價值不菲,當時覺得挺心疼,等蠑螈制造出同類的國產設備才引入。
深州灣區融合醫院不缺錢,所以購置了這臺設備。
劉科瑞則是這臺設備的代人,之前做過不少手術,治療的效果不錯。
今天這臺手術屬于再小不過的手術,不僅可以一次性將腫瘤清除,還不留疤痕,但誰也沒想到事故發生,畢竟概率擺在那里,每年放射治療時被灼傷的患者有成千上萬例,事故是醫生難以避免的。
就算是趙原來親自操作設備,也很難確保這類故障出現。
趙原雖然支持新技術,但對機器始終存有質疑,所以像這類放射性治療設備,他從未了解,眼前這個設備的器械商也曾找到趙原,希望他能給產品站臺,甚至愿意給出股份,但趙原明確表示拒絕,就是擔心這類情況發生。
劉科瑞跟著趙原走進手術室,他的表情有些郁悶,但心情倒也沒那么焦慮。
他的操作符合操作規范,甚至可以用完美來形容,但他不能阻止設備突然發瘋!
因為被射線燒傷,所以病人需要避免強光,一旦有光線進入,患者的病情會立刻發生潰爛。無菌病房內極為暗沉,窗簾布被拉著,病床前只有一臺冷光燈,方便觀察患者的情況。
趙原給病人做詳細檢查。
患者的年齡很大,因為注射了止痛藥,處于昏睡狀態,面部及鼻梁有明顯的紅腫,大量的射線導致損傷,摧毀了自愈能力。
劉科瑞的心情頗為郁悶,他知道這種情況是很難治療的,盡管趙原是院士,拿過諾貝爾醫學獎,但治療這個病,不是靠外科手術,也不能靠機器人,全球每年有上萬例類似的病情,但并沒有解決之策。
放射導致的損傷,沒有太好的治療辦法,常見的是使用促進皮膚愈合的藥物,再加上抗生素,防止情況惡化,但也是屬于治標不治本的辦法。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