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是修行者?”
聞,青年大吃一驚。
儒者與儒者也是不同的,有些是凡間的儒者,以學習儒學為主。
而有些則是修行者,不僅學儒,更要感悟天地。
在凡間儒者眼中,那些修行的大儒,就跟佛子眼中的佛陀沒什么兩樣。
“還請先生賜教!”
見老儒生點頭,青年趕忙跪在地上,一臉虔誠求學的模樣。
“老人家,這么說來,你覺得我打他是對的嗎?”
“你不指責我嗎?”
那被老儒生教育的孩子眼睛發光,有些驚喜道。
“我為什么要指責你?”
老儒生反問。
“從小爹娘就跟我講,不能惹事,不能跟人打架!”
“每次我被欺負,想要反抗,周圍的人也說,我不惹人家,人家怎么會欺負我,讓我多從自己身上找找問題!”
“而我每次跟他們起沖突,大家也都說是我的錯,我不知道我該怎么做!”
“我還以為你們都覺得我不該打他呢!”
孩子一臉委屈,眼中忍不住落淚。似乎是想到自己被欺負的經歷,十分難受。
“哈哈哈……你這傻孩子,人只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做到自己該做的,何必在乎他人怎么看?”
“你的確該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可你終究沒找到!”
“我來告訴你吧,你的原因就是太懦弱,太聽別人的話了!”
“記住,人是萬靈之長,該有自己的判斷。該聽的話要聽,不該聽的話就少聽!”
“他打你,你打他,這是應該的。因為你需要反抗,不反抗你就會被打死,或者受委屈,到頭來傷害的都是自己!”
“真正的儒學不僅要學會讀書,更要學會弓馬騎射,各種武藝。這并不是用來看的,而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明白嗎?”
老人哈哈一笑,說出來的話,讓哭泣流淚的孩子忍不住一臉向往。
“哇……儒可真有意思!”
“那我也可以成為儒嗎?”
孩子忍不住道。
“當然可以,你只需要明白以下幾點,你就是儒!”
“第一,儒以理服人,不代表懦弱,只會逞口舌之能!”
“所謂以理服人,是在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解決所有矛盾。但理講不通的時候,不該無辜之人受到傷害,而要懂得反抗!”
“第二,儒保護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其他需要的人!”
“儒,左邊是人,右邊是需。人之所需是為儒。你是人,你需要的要自己爭取,別人需要,你也盡量幫忙,懲惡揚善,解救無辜,這是儒!”
“第三,儒者仁心。儒的道理,一般都是對自己說的。因為別人或許不講道理,但自己若是儒,就一定講道理。只要在自己身上講得通的道理,就一定是真理,明白嗎?”
老儒生點頭,一臉認真道。
“我懂了,從今天開始,我就是儒!”
“以后他們再欺負我,我就打他們。因為我需要保護自己。如果他們欺負別人,我也打他們,因為那些被他們欺負的人需要我幫忙保護!”
“我打人并不是錯的,我不需要在乎別人怎么看,只要我覺得對的,就可以去做!”
孩子連忙鼓掌,仿佛開竅了一樣,興奮道。
“對咯,孺子可教也!”
老者點頭,很寬慰這孩子的反應。
而一旁跪著的青年,卻一臉的目瞪口呆。
他從來沒聽過儒字是這般解釋的,可此刻聽來,卻又無法反駁。
仔細想來,自己這一生處處碰壁,到處受委屈。難道不就是因為自己太過怯弱,處處講理嗎?
面對講理的人,自己咄咄逼人,非要將贏了才罷休。
而面對不講理的人,自己卻要退避三舍,繞道而行。
自己這般作為,配得上儒者光明正大四個字?
自己才是那個假儒啊!
一輩子只在乎名聲,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需要什么,那些弱者需要什么。
一瞬間,青年感覺自己也悟了。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