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杏:“那尼姑名叫慧清,出家在城外的臥佛庵。”
趙梅英想了想,搖頭道:“沒聽過。”
姜杏:“臥佛庵在京城西南六十里外的臥佛山上,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據說是很小的一個尼姑庵,原先慧清還有師父和師姐,隨著她們離世,如今只剩下她自己。”
“慧清師父也是一個可憐人。”
姜杏點頭,“三年前,她救下一個未婚先孕跑到山里自裁的姑娘。那姑娘在庵里住了幾個月,生下孩子后,把孩子托付給她,自行離開。”
趙梅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她等于救了兩個人,真是積德行善的好事。”
“誰說不是呢,從那以后,臥佛庵名氣大增,有相同困擾的姑娘,專門跑去投奔她。”
趙梅英皺起了眉頭,“雖說我佛慈悲,到底是佛門凈地,庵里大肚子的孕婦,嗷嗷待哺的孩子多了,豈不是讓人誤會。”
姜杏附和,“說的是呢,有男人聽說后,污蔑慧清脅迫女孩們從事不良行業,還說她販賣幼童,以此牟利。那些人沖上臥佛庵,打砸一番,揚如果再敢進行下去,便要把她送官。”
趙梅英撇嘴,“難不成那男人便是誘哄姑娘偷吃禁果的渣男,不滿尼姑救人,故意報復?”
姜杏:“極有可能。可他們既然是渣男,自然是不分好賴的。慧清師父惹不起,只能屈服。只好下山來買藏紅花,以幫助那些需要打胎的姑娘們。”
趙梅英:“如此一來,豈不是在殺生?慧清師父心里必定很過意不去吧?”
姜杏點頭,嘆了口氣。
“我想幫她,可能力有限,不知該如何下手。”
趙梅英:“如果我加入呢?”
姜杏笑了,“那敢情好,你是皇家女,誰敢與你作對,有你給慧清師父撐腰,必定沒人再敢過去搗亂了。”
趙梅英點頭,“擇日不如撞日,明天咱們一起趕往臥佛庵,實地考察,制定方案。你最好幫忙起個好聽的名字,我回頭稟告給皇后娘娘,有她支持,咱們能更順利。”
姜杏想了想,鄭重道:“不如就叫春枝計劃吧。”
“作何解釋?”
“未婚先孕的姑娘,她們只有十幾歲,大多沒有父母親友的幫襯,就像歷經嚴寒的枯枝,沒有庇護,獨自經歷風雨。
咱們幫助她們,如同讓枯枝逢春,可以讓她們的生命重新煥發生機。所以,起名春枝計劃。”
“名字起得真好。”趙梅英由衷贊嘆。
第二日,她們兩個便帶人去了臥佛庵。
雖然早就做了心理準備,依舊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一座小小的尼姑庵,竟然住著幾十號人。
一位老尼姑,七八個大肚子待產的姑娘,還有十幾個兩三歲大的孩子。
孩子們面如菜色,大腦袋,細身子,瞧著跟豆芽菜似的。
慧清瞧出趙梅英的質疑,忙解釋。
“庵里原本香火就不旺,自從孩子多了之后,附近百姓避諱,也都不來燒香拜佛了。我們只能靠日常種植的糧食蔬菜過活,可大人少孩子多,力氣有限,產下的糧食蔬菜,也只能維持餓不死的水平。”
慧清用袖子擦了擦眼角,“我佛慈悲,慧清無能,實在是罪過罪過。”
姜杏忙安慰:“您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已經很不容易了。您的大善,佛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您一定有后福,肯定會長命百歲的。”
正說著話,庵外闖進來一伙男人,兇神惡煞一般,見人就打,見東西就砸。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