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徹臉上露出敬重之色:
“辛苦了,汝乃我奉國之功臣,功不可沒。”
“殿下!”乙七古井無波的眼神,終于出現些許動蕩。
“不急著說,先歇歇,喘口氣。”李徹擺了擺手,“來人,給這位勇士賜座!”
懷恩立刻從后方搬來一個座椅,放在乙七身后,輕聲道:
“將軍請坐。”
乙七哪敢應下,誠惶誠恐道:“不敢當將軍之稱,多謝公公。”
懷恩微微一笑,沒再說什么。
他雖是閹人出身,但這三年來一直在海軍中打磨,替李徹打理海上雜務,已經練出了一身實干之才。
李徹對懷恩報以重托,懷恩自然也會高標準要求自己。
和那些居于深宮中的太監不同,懷恩每日和底層海員相處,知道這些人的不容易,自然會更加敬重乙七這樣的底層英雄。
見王爺和他的貼身太監都對自己這么客氣,乙七反而有些不知所措,站在那里手都不知道怎么放。
坐是肯定不敢坐的,沒看自己的頂頭上司還站著呢嗎?
好在李徹看出了他的窘迫,開口道:“乙七,給本王講一講倭國的情況吧。”
“是!”乙七的聲音異常清晰,“島國局勢,確如殿下所料,很復雜他們完全不如傳聞那般孱弱,反而有些武德充沛”
說完這句話,乙七用余光打量向李徹,見他面色沒有變化,這才松了口氣。
“如今倭國局勢已然劇變,其國號雖仍稱‘大和朝’,然神器已然旁落,倭國天皇已經如同傀儡任人擺布,權柄盡歸‘海部氏’之手。”
“海部氏?”
李徹眉峰微挑,這不是他法,他廢除了許多世襲公卿的虛職,大力提拔有實績的武士階層,又選定了精干能臣替他為政。”
“尤其是那些忠于他、戰功卓著者,都被他賜予土地和特權。”
“如今島國武士階層勢力大漲,其‘血刀眾’直屬武士團,戰力尤為可怖。”
“據說個個悍不畏死,精于刀弓合戰之術,尋常軍士難擋其一合。”
一旁的張震微微皺眉,欲又止。
乙七的話說得過于直白,如此夸贊敵人的實力,讓張震有些擔心殿下會因此不快。
但他很快就看見李徹不僅沒有絲毫不悅,反而因此陷入了沉吟之中:
“武士崛起”
這與他前世掌握的記憶相符,武士是倭國中極其重要的一個階層,或是說是最重要的也不為過。
武士的崛起,幾乎就等同于倭國戰力的崛起。
“其軍備如何?”李徹又問道,“我記得之前有情報說,倭國那邊在研究火藥?”
乙七身體前傾,聲音壓得更低:“這正是卑職此行探查之重點!”
“殿下明鑒,海部氏對我奉國之火藥術,已非學來,而是近乎癡狂地模仿與精研!”
“卑職冒死潛入其設在九州博多灣深處的秘密工坊,所見所聞,觸目驚心!”
李徹表情一肅:“說細節。”
“是!”
乙七組織了一下語,娓娓道來:
“其工坊規模極大,日夜不息。”
“有工匠確系為大慶工部火藥坊叛逃之匠人,被奉為上賓。”
“他們不僅成功仿制出大慶所用之火藥,其配比似有改良,威力頗為可觀。”
“更甚者,他們已能穩定鑄造鐵炮!”
李徹微微皺眉,鐵炮就是火銃,只是兩國之間的叫法不盡相同。
火銃肯定是沒有奉國的燧發槍先進,但對方能做出火銃,就已經擺脫了對火藥的粗淺運用。
乙七繼續說道:
“卑職親眼所見,其鐵炮雖在射程與精度上遠遜我軍所用,然其數量增長極快。”
“工坊內堆積如山的新鑄銃管,每日都有成品銃組裝完畢。”
“他們還在研制一種可拋擲的爆炸陶罐,名曰‘焙烙玉’,威力驚人。海部宗貞深知此物之利,投入資源不計其數!”
殿內陷入短暫的死寂,只有更漏的滴答聲和燭火的噼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