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認識他那天,梁工就是有什么說什么的性格。”
“既然梁工認為當前研究四軸數控機床的時機不成熟,我建議你還是再考慮考慮。”
離開梁家回到車里,吳勝利擔心方林多想。
提及梁奮斗這樣的老一輩國產“土專家”,性格都是有一說一。
平時的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科學研究方面,不擅長和人打交道,更不擅長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見。
“吳廠長,我看反而您想多了,我一點都沒有生氣,恰恰相反,我覺得梁工程是說得很對,既然是科研人員,就應該直不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藏著掖著反而容易誤事。”
此時此刻,方林對于拉梁奮斗入伙,有著一種志在必得的沖動。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梁奮斗就是小集體的無價之寶。
對于數控機床未來發展的前瞻眼光,方林佩服得五體投地。
兩世為人,方林深知夏國數控機床領域未來發展。
梁奮斗同樣能給出一個大概方向。
足以證明他的眼光有多毒辣。
篤定夏國想要突破四軸加工中心困境,起碼要十幾年的時間。
事實證明,梁奮斗的分析是正確的。
九十年代中后期,夏國技術人員經過不懈的努力,終于在工業母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不但能生產出物美價廉的三軸數控機床。
同時完成了對四軸加工中心的技術突破。
掌握了四軸聯動機床的核心領域技術。
眼見方林決心試一試,吳勝利也不好多說什么,開車將方林帶回無線電廠。
二人剛剛下車,吳紅兵從遠處過來。
吳勝利說道:“你們聊吧,我還有點事情處理。”
目送吳勝利離開,方林朝吳紅兵的方向走去。
“紅兵,招工的消息是不是已經散出去了?”
“我正要和你說這事兒,只要手里有絕活,都能來小集體上班,工資和獎金按你說的。每月基本工資一百元,獎金問題等到小集體走上正軌,視情況而定。”
吳紅兵花了一天的時間聯系各個小圈子,口口相傳的方式放出風聲。
重點是小集體只要能人。
來者不拒,重金禮聘。
保證比國有工廠待遇多得多。
國有廠的退休職工是寶貴財富。
處于待業階段的大量返城知青當中,未必真沒有人才。
尚未出現人才市場,公開招聘的大環境下,方林唯有主動出擊。
只要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方林通通都要。
“我這邊正好有一個新的想法,咱們邊走邊聊。”
方林準備回小集體一趟,叫上吳紅兵跟他一塊過去。
眾所周知,機械生產企業是耗電大戶,數控機床更是電老虎。
新世紀之前,缺電在夏國是一個普遍問題。
不論是一線城市還是公社,生產隊。
幾乎都會面臨拉閘限電等情況。
大型國有企業的生產供電可以得到保證,三不管的小集體企業則不在供電保證之內。
研究數控機床的過程中,方林必須盡力保證研發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