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皇子看來,我不去找你的麻煩,就是你的榮幸了。現在倒好,你竟然在我的面前裝起來了。還讓我把人送到你手下去學習,什么意思?
你這是看不起我嗎?
如果他真這樣做了,那出了成績算誰的?
這一刻,三皇子是真的有些生氣了,這是看不起誰呢?
卻不知道,這正是賈平安看得起他,當然,主要是給賢貴妃的面子。
皇帝的后宮之中,賈平安也就與賢貴妃還有些聯系,通過周文炳給對方送過一些東西,還和人家經商業上有合作,做為回報,不時人家就會在宣文宗的面前說說自己的好話,這也算是枕頭風政策吧。
這一回,賈平安是想拿科舉開刀,不僅僅是因為三公主找上門來,他自己也想借此事告訴所有人,光會讀圣賢書并沒有什么用,至少對于為官而并無太大的幫助,不然的話,以后這一套延續了下去,說不準什么時候,異族一旦入侵,只是依靠這些人,那是會吃大虧的。
賈平安可不想以后自己的子子孫孫會在異族的侵略之下,茍延殘喘。那現在改正這個錯誤,便是一個最好的時機。
給三皇子名額,那是想拉他一把,不是為了針對他。
對此,三皇子自然是無法理解。“賈待詔當真是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他以為自己教出來的學生就一定會高中嗎?若是這樣的話,本皇子倒是拭目以待。只是希望他不要失敗,不然的話,就真的太丟臉了,也枉費了讀書人給他起的詩王的稱號。”
三皇子反對的意思十分堅決,這讓周炳文的臉色有些難看。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說不得一位皇子的,只好把目光移向到賢貴妃之處,想讓她幫著說幾句。
“呵呵,既然書哥兒不同意,此事便作罷。回頭你轉告賈待詔,他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但送人過去學習的事情就不必了。”
賢貴妃終是一個女人,目光還是有著局限性的。
尤其在讀書這方面,她還是比較相信自己的兒子。因為從小到大,不知道有多少的大儒都在自己面前夸過,說三皇子天生就是讀書的材料,這讓她有容與焉。
當然,這些人是不是為了討好她,而騙她,那就不得而知。
聽到連賢貴妃也拒絕了,周文炳就知道多說再無益處,只得一臉尷尬的點頭稱是。
實則,他卻并不認為賢貴妃和三皇子是對手。賈平安這個人,他算是了解,可越是了解他,越是知道,這個人的厲害。
至少到現在為止,只要是賈平安想要做的,還沒有失敗過呢?
就像是前一陣子他收拾了那些大糧商的事情,也就是那個時候他出去談生意并不在昌都,不然的話,以他和賈平安之間的關系,未必就不能在后面喝點湯水。
這一次,賈平安把自己叫過來,特意說明了這件事情,那就是給自己的臉面。可惜呀
賢貴妃和三皇子都不重視,即是這樣,那也只能算是無福之人。
讓周文炳去賢貴妃那里走一趟,賈平安只是出于禮節罷了,反正事情和你說了,至于你不愿意相信我,那關我屁事?
只要回頭別因為這件事情找我的麻煩就好。
當然,如果你一定要找的話,那也無所謂,碰一下子好了。
自從有了這兩百多黑衛,一千多黃巾軍之后,賈平安的膽氣也變得壯了起來。大有一種,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之感。
他還呆在昌都,不是需要仰仗或是借誰的勢,而是在這里呆著,很有利于發展自己的暗中勢力而已。
只是賈平安沒有想到,自己不過就是好意去打一個招呼,三皇子卻開始在好幾個公開的場合出詆毀自己。
有關賈平安要教學生,還要教出一個狀元郎的事情,在三皇子有意的喧染之下,很快弄得是滿城的讀書人都知曉了這件事情。
一時間,嘲笑賈平安自不量力者是多如牛毛。
或許,這些人是真得認為賈平安有些大不慚了。
又或者,這些人就是單純的想要拍三皇子的馬屁,誰讓人家是這一次的考官之一呢?
總之,沒有幾個讀書人會看好賈平安。當然,有反對的,自然也就有支持的,這就是永恒定律。
像是一些個考了多次,也無法中進士,在年輕時有了舉人資格的,就想著看看是不是可以來到賈平安這里學習一下,或許就是一條出路了呢。
但可惜,但凡是抱著這種想法之人,在看到那有些苛刻的招生條件時,都不得不打起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