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眨眼夏天已經過去,又到了秋收的季節,自從大棚搭起,紅薯種下后,蕭逸塵便很關心。
雖然他知道紅薯的產量,但也難免有些緊張,畢竟是第一次種。
而農事局也異常關心。
特別是勸農使吳柯,他要證明他是對的,蕭逸塵是錯的。
這世上根本不可能有畝產達到千斤的作物,在農業方面,我吳柯才是權威,哪怕是侯爺也不能質疑。
他覺得被蕭逸塵用權利壓著去搭建大棚十分憋屈。
到現在他都沒有搞清楚這大棚有什么作用,就算蕭逸塵給他說過,他也覺得不可能那么神奇。
搭個棚子,就能讓有的作物一年種兩次,這怎么聽都很荒誕。
一年一種的思想早就在吳柯腦中根深蒂固,別說吳柯了,其他農事局的人同樣如此。
他們雖然敬佩蕭逸塵,但也不想讓侯爺插手他們的事。
專業的事就應該專業的人來做!
此時大棚內,蕭逸塵,曾武,吳柯以及其他農事局的人都在,今天他們就是來挖紅薯的。
曾武有些忐忑,搭建大棚,種下紅薯,每日照看,曾武都全程在場。
他比任何人都希望看到紅薯能結出來,那是兄弟們用性命換來的。
只是這紅薯長在地下,他也不知道能不能長出來,如果種不出來,那兄弟們就白死了。
“挖吧。”
蕭逸塵開口,頓時農事局的人拿起工具便開挖。
一鍬下去,泥土翻開,率先露出來的是紅薯那毛茸茸的根須,眾人的目光瞬間被吸引,心跳都仿佛漏了一拍。
隨著挖掘的深入,一塊、兩塊……紅薯接二連三地滾出土層,它們大小不一,卻都個個飽滿,色澤鮮亮,有的表皮還帶著微微的褶皺。
蕭逸塵有些不太滿意,一根藤上才結了五六個紅薯,和他預想的結十多個相差比較大。
但一旁農事局的人已經驚得合不攏嘴,挖土的那人鋤頭都差點滑落,眼睛瞪得如同銅鈴一般,死死地盯著地上的紅薯,嘴里嘟囔著:
“老天爺啊,這是什么神物,竟能從這土里變出這么多!”
農事局中一位年紀較大的老者,顫抖著手撿起一塊紅薯,翻來覆去地端詳,眼眶泛紅,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活了大半輩子,種了一輩子地,從未見過這般神奇的作物。”
曾武更是“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緊緊地抱著紅薯,眼眶濕潤,低聲道:“兄弟們,你們看到了嗎?咱們的心血沒白費,它長出來了,真的長出來了!”
農事局的人沸騰了,如果大夏將這紅薯全國推廣開,也許老百姓真的不會餓肚子了。
蕭逸塵看向一旁早已經呆若木雞的吳柯,笑道:“吳農使,如今可親眼瞧見了?這紅薯的產量,可比咱們常見的小麥高出太多。”
“就拿咱們這片試驗田來說,差不多在八百斤左右。”
“你想想,小麥在豐年,精心侍弄,畝產撐死了不過三百來斤,還得看老天爺臉色。”
“可這紅薯,耐旱、耐貧瘠,對土地要求不高,管理得當,再施以肥料,輕輕松松就能突破千斤,若是推廣至全國,能讓多少百姓填飽肚子,熬過災年。”
吳柯面紅耳赤,張了張嘴,想要說些什么,卻又找不到合適的話語,只能尷尬地站在那里,滿心的懊悔與震驚。
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直質疑的紅薯,竟真有如此逆天的潛力,而此刻他的質疑,就像一記響亮的耳光,重重地打在了自己臉上。
原來侯爺說的是真的,這世上真的有如此神奇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