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赦作為方外之人對生死看得很淡,在他看來,這些都有定數,是不能強求的。尤其命里頭許多劫難都牽扯到報應之說,就算他有心也不敢過分插手。說得簡單一點,你幫別人渡災厄,讓他能夠平安順遂,可是,災厄本身是不會消失的,最有可能就是報應在你的身上。借別人的身體還陽的確是欠了因果,一直以來,他都很努力的在還,史太君提出來的多數要求他都應,為賈府做了不少事,就拿收容前朝余孽這事來說,要不是他發現及時,第一時間同母親商量,讓四爺幫忙拿了主意,求九爺出手拖住太子,然后自個兒到康熙跟前去坦白。有些事,不同的人說出來會有不同的效果,他那時的態度讓萬歲爺相信賈家沒有摻和其中,別說審理,這事根本沒公開,直接以秦可卿的死收場,寧國府被抄那是賈珍自己做的,怨不得別人。
這一買賣,賈赦就已經把欠原主的因果還上了。
發現邢夫人不好之后,他盡了最大的努力,連夜請大夫,太醫都是成群結隊來的,還是沒保住邢氏的命。其實并非完全沒有辦法,玄門雖然沒教他看病,卻有強擰命格的風水,只要能給她開出“生門”,就有活命的機會,賈赦沒這么干,玄門四十九條門規里頭有明確規定,若不是影響黎民蒼生的緊要關頭,不能違背天命天道。撇開這個不說,替人改命虧損的是自身,賈赦并沒有一定要插手的理由。
對賈赦而,死并不是災難,而是因果輪回里頭必經的一環。
大草原上也有個說法,人死后是回歸長生天的懷抱。
民間的說法是,你在活著的時候多行善事,載入六道輪回沒準能投個好胎,要是奸惡之人,轉世為畜也并非不可能。這種說法沒有考證,卻為所有人相信,因為它能給人期待。
賈赦、賈璉、賈迎春、媳婦王熙鳳、客居在府上的林黛玉這五個人是最先得知死訊的,他們情緒還算穩定,大老爺早就有心理準備,他還陽到大清朝之后就看過邢夫人的面相,后來也排過生辰八字,考慮到同自個兒關系過于親近,測算不一定準,即便是這樣,無論看多少次,她都屬大兇。因為前世欠了債,今生是來還的,本來,若能做多好事攢福報,逆命的機會很大,結果呢……到不惑之年也沒見她施恩行善,遇到玄門大師的時候已經到晚期,基本可以說是沒救了。讓她多燒香拜佛祭祖宗,邢夫人還不相信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每天只是提防不要在喝茶喝湯的時候嗆著,不要靠近水缸水井這些地方……
避過了天災還有*,過了這一劫,下回也跑不掉。
這是注定了要死。
能夠這樣豁達的只有大老爺,至于其他人,不難過是有原因的。自從接過君子別院之后,賈璉的眼界拓寬了不少,想法也發生了極大的轉變,在他看來,父親給填房太太的只有她應得的體面而已,根本談不上寵愛,她在府上存在感雖然不低,卻很難影響到自個兒,父親是個重規矩的,他極少會對后宅里的事指手畫腳,同樣的,也不喜歡娘們管太多。
本來,父親膝下有三個兒子,兄長賈瑚死得早,然后是他,后面還有幼弟賈琮,那是庶出的,頭兩年去了。賈璉想得很明白,就算填房太太能生出一子半女,也不打緊,按照本朝律法,家業由長子繼承,能分大半家產。填房生的兒子雖然也是嫡出,同原配生的終究是有高下之分。簡單地說,除非是死了,否則誰也別想動搖他在府上的地位。
最讓賈璉自信的是父親賈赦對他的器重,自個兒險些就投靠了二房的王夫人,跟著她跑跑腿,其實就是游手好閑的。換了別人,基本不可能信任這樣的自己,父親卻毫無顧忌的將君子別院這樣掙體面博噱頭的事業交到他手上,還不是表面功夫,而是徹徹底底的松手。對于父親的做法,他質疑過,也曾委婉的表示如今的自己恐怕難擔大任,還需要學習。得到的回答是怎樣的呢?
要想快速的成長,就要松開杵著拐杖的手,自己去走,去闖,跌倒再爬起來。經驗是吃虧吃出來的,往坑里掉幾次你就會知道遇到它要繞開。
“可是……”他想著,不應該拿君子別院來開玩笑,這是多么神圣的地方,父親能夠打響名聲,最主要就是在這里。賈璉沒把這番話說出口,賈赦就放下手里的書卷,抬頭看他:“璉兒你記著,我將別院交到你手里,不是讓你做掌柜的,而是希望你能將那里變成自己的地盤,別人再提起的時候,想到的不是為父,而是你璉二爺。能做到這一點,就說明你果真是可塑之才,為父沒有看走眼。”
聽了這番話之后,賈璉才真正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也就是從那時起,他建立起強大的自信。
賈璉看不起邢夫人,原因很多,她出身太低,配不上風光無限的父親;她粗俗粗鄙簡直不上臺面;她時時刻刻想著通過各種渠道將金銀收入自個兒囊中……說得再簡單一點,因為她跟不上父親的步伐,也沒有想著去改變自己。
最近這半年,府上多數人都在變化,無論是主子或者奴才,他們都知道,若不提高自己的境界,遲早要被拋下,父親從吃喝嫖賭五毒俱全的廢物到如今,神算之名響徹京城,富商巨賈以及各路權貴都競相同他交好,連萬歲爺也給了足夠的尊重。
他的名頭一天比一天響,身邊的人要是跟不上,就只能被棄用。
府上奴才都知道升華自己,也就是邢夫人,她因為嫁了這樣優秀的相公而沾沾自喜,見了別家太太就吹噓,除了虛榮心膨脹,越發貪心,越不滿足之外,沒有任何的變化。賈璉早先就覺得,邢氏遲早要成下堂婦,就算父親能忍,祖母以及賈家其他人也會有看法,父親如今這樣,肖想他的恐怕也不少。
……
填房太太邢氏的死沒在賈璉心里漾出波瀾,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啊,果然是這樣。
三月中的那次生辰宴給邢夫人拉了不少仇恨,卻讓王熙鳳逐漸融入到京城的貴婦圈,托八福晉郭絡羅氏的福,官太太們頻繁給她遞帖子。王熙鳳是個男兒性格,不識幾個字,偏于豪放,說話做事也大開大合,在漢女之中算不上有修養……她能嫁給賈璉靠的不是自身魅力,簡單的說,有三個原因:
第一,賈璉那時只能算是榮國府上的邊緣人,因為不會做學問不討賈赦喜歡,填房太太更不會待見原配留下的哥兒,至于史太君,先前有賈珠,后來是賈寶玉,她是個和善的,對賈璉也時有關心,卻不是真正上心。
第二,王熙鳳是排在四大家族之二的,王家的女兒。
第三,榮國府二房太太是她親姑媽,對方希望能將侄女安插過來。
王熙鳳作為女兒家,那樣的性格一直不受漢人推崇,他們覺得,女兒家就該溫柔識情趣,一切以男子為中心,從前都是被人瞧不起的,父親沒本事,兄長也是個不成器的……別人給她體面不過是因為她在榮府幫王夫人管家,加上本身性格潑辣,不好惹。
就是這樣的個性,偏偏就入了滿洲姑奶奶的眼,八旗貴族出身的官太太們喜歡同她來往,雖然是個漢女,個性真是夠味。有主見,有本事,有氣魄……王熙鳳就這么融入了八旗貴婦的圈子,簡直容易得過分。
也是因為眼界寬了,除了隔三岔五氣邢夫人一回,她基本沒把填房太太看在眼里,自家二爺才是天師府的正經繼承人,同填房太太計較,平白降了格調。你憎惡一個人的時候,她死了能讓你覺得快意,若不把她當回事,那就無所謂了。王熙鳳只是在傳出喪報的同時往自個兒胳膊上擰了一把,擠出點淚意而已,特別的情緒倒是沒有。
賈璉兩口子都這么淡定,別說個性本就不突出的賈迎春以及客居在府上的林黛玉了。府上死了人,她們多少有些愁緒,因為邢夫人太不會為人處世,悲痛還真說不上。天師府這邊,奴才們的情緒起伏還要大些,王善寶家的還穩得住,相公是老爺跟前得用之人,府上總不會虧待她,邢夫人院子里伺候的丫鬟婆子就忐忑了,太太去得太突然,別說找下家,她們連心理準備也沒有,走到這一步難免有些慌神。
同天師府這邊相比,榮國府才是牛鬼蛇神什么都有。
得知同自個兒斗了十幾年的蠢婦死了,王夫人不能更高興,趙姨娘和她那一雙兒女想法都差不多,分家之后完全事不關己,純看戲,比起同大房過不去,不如想象怎么在史太君和賈政跟前露臉。賈寶玉倒是平靜,繼續打著去府學讀書的名義在外面亂來,要是年輕姐兒死了,他多少還會傷痛,邢氏在她看來已經是死魚眼珠子,牽不出什么情緒。
經歷了秦可卿那事以后,史太君就有些明白了,還是疼愛孫兒,卻不是一味的溺愛,想了不少法子讓他進學,雖然看不出什么效果。最明顯的是對兩個兒子的態度,真是公允了不少,她不再認為長子是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也不覺得事到臨頭就慌神的老二會有大作為。
她這把年紀,想太多也沒用,兒孫自有兒孫福。
接到天師府發來的喪報,史太君就不自覺想起這些年邢夫人做的事,從進門那日起,一樁一樁的,她拎不清的時候太多,會把命玩掉也不稀奇,史太君只是嘆了口氣。想著長子如今的成就,想要娶個續弦還不容易?不用著急。
想來也是,換了別人,甭管是娶妻納妾續弦,多少都要考慮對方的家世背景,娶個出身高貴的婆娘能讓男人少奮斗無數年,這個在大老爺身上卻不合用。一年之內,他連跳無數級,儼然成了本朝第一紅人,能窺天道,能算因果……怎么想都只有別人求他。混到這份上,婆娘只要夠安分,帶得出去,上得了臺面,不招惹禍事就成。
雖然說,姻緣這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長子已經過了不惑之年,娶個兩任妻子,子嗣雖然有些單薄,璉兒倒也能撐家業,這樣想,史太君不愿逼迫他。
喪幡白布已經掛上了,京城里各家各戶都第一時間得知邢夫人死的消息,太太們一方面擺出沉重的表情,說各種悼念的話,心里卻打著小算盤,想著早點選出合適的人,過了喪期立刻就遣媒婆說親,賈恩候是搶手貨,慢半拍保不準就要被別人搶走了。
正值六月,酷暑時節,棺木不能再府中擺太久,賈赦卻給了倒霉婆娘足夠的體面,他用玄門大陣凝實陰氣,護住邢夫人的遺體,避免尸變。暑季死人的話,就算是大戶人家,一般也只能停三五日,讓三親六戚過來看一看,然后就要入土。邢夫人的棺木足足停了七日,隔得近的所有親屬都拜過之后,這才親自扶棺下葬。
這么說恐怕看不出體面多大,按照大清朝的規矩,男子死了,他婆娘必須守孝三年,改嫁的也極少。要是婦人死了,相公只守一年,不穿紅戴綠就可以了,喪服也可以省的,之后要續弦或者怎么誰也管不著……這還是給原配的待遇,填房太太死了,實際沒這么莊重,程序要儉省很多。在這種時節,停尸七日守靈祭拜已經是天大的臉面,邢家人雖然痛心搖錢樹死了,因為大老爺的態度,他們寬慰不少,臉面是掙足了。賈赦還破例為她超度,希望孽債就到此為止,在今生化解,讓她下輩子投個好胎,不要再這樣坎坷。做法事倒是請了先生,看地的時候,他陪著一道過去,那先生自然聽過賈恩候的大名,家宅風水和墓葬風水本就是同根同源,他敢在關公面前耍大刀?賈家人等著他說個一二三四,那先生不住的擦冷汗,勉強報出幾個方位和地名還都被駁回了。
晉朝郭璞在里提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無論家宅或者墓地風水,乘生氣都是核心內容。
對宅邸而,生氣就是流動的氣,將它留在宅邸之中就能催旺運勢,溫養福緣。在墓地風水之中,生氣是指流走在土中,具有致福、生旺的一種能量。它可以調和陰陽、生發萬物。
住宅得之,主家平安多福;墓穴接之,子孫興旺富貴。
若是讓生氣顯露在地面,升到空中,就會變成風,一吹就沒了,無法利用。只有層層山巒才能遮擋住風,緩緩的流水和湖泊能聚集生氣,風水一門都是想通的。聽看地的先生說完,賈赦就覺得不對,北方不似南方,因為地勢平坦,山環水繞的福地不多。那先生說了幾處,雖然沒有大錯,只是平平而已,大老爺就那么看著他,對方不住的擦冷汗:“我就不掙這個錢了,您自己去看吧,這已經是鄙人能找到最旺的地勢。”
不收錢怎么都好說,賈赦也沒為難他,爽快的放了人,他將府中的事交給兒子兒媳,自個兒出城去溜達了一圈,說“生氣”還是太虛幻,簡單地說,選擇墓地風水有幾個要領。
第一,從大環境說,背后靠的山要大,山后最好還要有山,這叫父母山;
第二,左右也要有山頭護著,就像椅子那樣,埋在屁股做的位置,后山要高,左右稍低;
第三,前邊不能是完完全全的平坦,眺望出去也要有山,需隔得遠;
第四,埋人的地方要寬大,能容千軍萬馬;
第五,最好有水系環繞。
這是最基礎的東西,要催旺財運或者文昌運,還得細化下去,別看墳頭不大,同家宅相比,目的風水的講究絲毫不少。賈赦是帶著干糧出去的,耗費了一整天,走了頗遠的距離才找到一個幾面環山的地勢,那山雖不很高,勉強也算合格。京城附近根本就沒有重山疊嶺的地方,找個有山有水的地兒就能去掉半條命,賈赦畢竟是玄門的集大成者,進入到天人合一之境的,有些許瑕疵并不打緊,他能人為彌補。
都說一日夫妻百日恩,雖然邢夫人是半路接手的倒霉婆娘,好歹相處了不長不短的一段時間,對方壞處不少,倒也沒惹出什么麻煩,是個頗為聽話的婦人。
為他選墓地風水一方面讓她娘家多少沾點光,更主要的還是催旺天師府的運勢,她埋得好,收益的是以后的幾代人,進了玄門之后,賈赦就沒有要留下子孫的想法,還陽到賈家是意外,既然已經頂了這個身份,該做的都要做,為這個家族做點事的想法倒是不強烈,為何要親自出城去看墓地,最重要的是,在風水這方面,他有相當的強迫癥。別人家的就算了,要是自己家中,會影響到自己的地方,他都會嚴格布局,絕不讓底下的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