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為的不是天下蒼生,為的是自身利益。
文章犀利,而且字字珠璣,倘若這文章拿給大魏文宮看,估計文宮大儒也要炸了。
收回目光,許清宵看向于益。
后者感受到許清宵的目光,當下抬起頭來,隨后朝著許清宵拱手,他不能站起來,這是規矩,可面對許清宵,他尊重,可這番尊重并不是那種諂媚與巴結。
只是尊重罷了。
“此子,大才。”
許清宵在考卷上寫下優。
優,是超過甲的評價,唯獨主考官可以寫優,其余考官只能劃分甲乙丙丁。
過了幾個時辰后。
有人來了,找的是王新志。
過了一會,王新志皺著眉頭走了進來,來到自己面前,有些欲又止的感覺。
許清宵大致也猜到了什么事情。
“王大人,是否有人找你,讓你向我求情,繞過周仁明?”
許清宵問道。
“恩,不過老夫拒絕了。”
王新志給予回答,也沒有隱瞞什么。
“倘若王大人求情,我可以放他一馬。”
許清宵不想折損王新志的面子,他這般開口,畢竟一個周仁明而已,被人當了棋子,傻乎乎的。
“不了。”
王新志搖了搖頭,而后開口道:“不殺一個周仁明,往后就會有千千萬萬個周仁明,這種人,死不足惜。”
王新志語氣冷漠道。
如若只是一些小事,他的確會求情,科舉考場上,也敢這般,那就沒什么好商量的。
聽到王新志的回答,許清宵到沒有說什么了。
就如此,科舉結束。
許清宵如昨日一般。
不過這一日深夜,當許清宵審批完所有考卷后,王新志來了。
“守仁。”
私下見面,王新志就沒有稱呼許清宵為大人了。
“王大人。”
許清宵倒是客氣。
“明日科舉,結束后,打算去做什么?”
王新志倒也直接,開口問道。
“回去讀書。”
許清宵回答道。
“守仁,明日科舉結束后,去大魏文宮吧,朱圣十二冊,一定要認真看。”
“對你定然有幫助。”
王新志說出自己來找許清宵的目的。
他知道許清宵最近在想什么,所以特意過來提醒一句。
此話一說,許清宵點了點頭,也算是明白王新志來找自己做什么了。
“好。”
許清宵點了點頭。
而王新志繼續開口道。
“這次科舉,可看中什么人才嗎?”
王新志詢問許清宵道。
“有幾個,但數量不多。”
“不知對比以往如何?”
許清宵給予回答,同時也很好奇地詢問。
畢竟王新志主持科舉的次數比自己多。
“新朝第一科舉,不怎么行,對比以往,差了許多。”
“準確點來說,越來越差了,今年這個于益極其不錯,文章犀利,有點你的影子,只不過太過于鋒芒也不好,沒有你的能力,如此鋒芒的話,麻煩很大。”
王新志給予回答。
隨后,他繼續開口道。
“老夫看了于益的文章,也明白了你為何出這道題。”
“是啊,自朱圣逝后,文宮越來越糟糕了,早幾百年還好,可到了今日,文宮已經將傳道受業放在一旁,所有心思都是想著如何穩固文宮地位。”
“圣人在的時候,他們沒有這樣做,圣人不在的時候,他們也害怕地位不穩固。”
“讀書人沒有讀書人的樣子,這就是現在的環境。”
“守仁,老夫尊的是朱圣,不是文宮,老夫希望你早日成圣,還讀書人一個朗朗乾坤。”
“如若有什么地方,需要老夫去做,盡管開口。”
“再過幾年,老夫也要告老還鄉了。”
王新志感慨道。
他也意識到大魏文宮這些年來的變化,所以不由感慨萬分。
“王大人重了,您身子骨還健朗,再做二十年都不成問題。”
許清宵如此說道。
而王新志搖了搖頭,有些苦笑道。
“到了這個位置,沒有人舍得下來,但大魏需要新人了,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大魏王朝歷經北伐之戰,國家動搖,王朝于風雨之中,我等所做的事情,就是讓國家穩定下來。”
“剩下的,是你們年輕人該做的了。”
“文宮脫離后,或許是一件壞事,也或許是一件好事,待這兩年,大魏徹底穩定,我等也會相繼離開。”
“大魏王朝,交給你們這些年輕人了。”
王新志沒有承下許清宵的安慰,反而十分認真地闡述事實。
許清宵聽后,沒有說什么。
過了一會,王新志離開了。
望著離開的王新志。
一時之間,許清宵更加沉默。
時間緩緩流逝。
第三日。
許清宵依舊主考。
而第三日的考題。
為官之道
許清宵的試題,并非是什么經書論文,而是拿出大魏當前的弊端情況,讓考生們發揮。
考的不是知識,而是思想。
第三日。
依舊是于益文章最好,但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的師兄,也寫了一篇不俗的文章。
許清宵也沒有避嫌,直接標注優。
一直到申時。
科舉結束。
十日之后,科舉揭榜。
不過這一日,許清宵沒有審批考卷,交給王新志他們審批即可。
待考生們離開后。
許清宵過了一會,獨自一人,朝著大魏文宮走去。
他要去看朱圣十二圣冊。
因為自身對圣道幾乎沒有任何頭緒,閉門造車,終究是困難的。
看一看別人的東西,或許會讓自己有所感悟。
再臨大魏文宮。
許清宵沒有絲毫一點尷尬,反倒是極為從容。
而隨著許清宵來到大魏文宮后,一時之間,大魏文宮更加安靜了。
所有人幾乎都看向許清宵,眼神無比復雜,但沒有人敢說什么,也沒有人敢流露出什么神色。
很快,一道身影出現了。
“晚輩華星云,拜見許儒。”
華星云的出現,讓許清宵有些驚訝。
這個人實在是有些古怪,從最開始出現,許清宵以為此人會找自己麻煩。
卻沒想到的是,華星云不但沒有找過自己麻煩,而且一直在老老實實做事,也沒有得罪過自己,甚至許清宵還聽聞華星云在外會維護自己的名聲。
而且這一次科舉,按理說華星云也會參加。
卻不曾想到,華星云沒有參加。
不過許清宵一眼就看出,華星云已經立了,是六品的正儒。
當初看到他的時候,也不過是明意。
“華兄客氣,許某不喜歡這種規矩。”
許清宵開口,微微笑道。
“許儒重了,許儒,您今日前來是為了十二圣冊的嗎?”
華星云詢問道。
“恩。”
許清宵點了點頭,而后者也沒有多說,直接帶著許清宵前往大魏藏經閣。
一路上各種目光投來,隨著許清宵進入藏經閣后。
聲音才逐漸響起。
“許清宵這般蔑視圣人,十二圣冊他看得懂嗎?”
“如此不尊圣人,還有臉去看十二圣冊?”
“唯獨心誠之人,才能看懂十二圣冊,許清宵看不懂的。”
一些聲音響起,不多也不大,就是一些小議論罷了。
大魏藏經閣內。
隨著華星云引路,許清宵來到了藏經閣頂。
閣頂上,有十二塊石碑,石碑之上擺放著金色的圣冊。
“許儒,這便是朱圣十二冊,此地我不能長待,晚輩在下面等待。”
華星云極為客氣。
而許清宵點了點頭,隨后來到第一塊石碑面前,直接將圣冊拿起。
剎那間,浩然正氣彌漫,一縷縷圣威壓來。
不過隨著許清宵釋放出自己的浩然正氣后,圣冊安靜下來了。
這是原稿圣冊,非大儒不可觀看,大魏文宮一些正儒或者是七品明意儒生,也是通過天地大儒的摘抄本,才能觀看。
拿到圣冊后。
許清宵直接翻開,閱讀圣。
剎那間。
宏偉之音在腦海當中響起,這是朱圣之。
闡述天地之道,自然之道,人族之道,萬物之道。
幾乎是一瞬間,許清宵陷入頓悟狀態當中。
聽得如癡如醉。
圣人之,自然與眾不同,許清宵縱然有萬古大才,可面對圣人,依舊不足。
天地宇宙的玄奧,萬物自然的規律。
當這些道理出現時,令人莫名升華,仿佛一切都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這是圣道。
許清宵靜靜感悟。
而就在此時,他周圍的浩然正氣,也逐漸彌漫。
一個時辰后。
許清宵將第一冊圣放下,拿起第二冊圣。
他心無旁騖,在認認真真閱讀圣。
一冊冊的觀看。
一冊冊的閱讀。
逐漸的,他周圍的浩然正氣,也愈發濃厚。
不,是整個藏經閣,彌漫著無與倫比的浩然正氣。
又一個時辰。
許清宵拿到第三本圣冊閱讀后。
整個藏經閣,突兀之間,響起一道道誦經之聲。
沖天的紫色浩然正氣,也在這一刻爆發了。
轟!
紫氣沖天,藏經閣的動靜,瞬間引來整座文宮所有儒生投目看去。
“發生了什么事了?”
“藏經閣為何如此?”
“許清宵不是在藏經閣嗎?這是他弄出來的異象?”
“好氣,為什么許清宵去個藏經閣都能引來這樣的奇景?”
儒生們驚愕,但更多的是嫉妒。
“許清宵在頓悟,老夫猜中了,十二圣冊,乃是圣人親筆而寫,對于天資絕佳之人來說,有奇效,無論如何,許清宵的才華,無人可質疑,這十二圣冊,對他來說,只怕意義非凡啊。”
有大儒開口,望著藏經閣如此說道。
“十二圣冊,的確意義非凡,許清宵弄出這樣的奇景,到也正常,可惜啊,他并非是我朱圣一脈,否則的話,朱圣一脈,又要昌盛五百年。”
也有大儒開口,他不震撼這一幕,而是惋惜,惋惜許清宵并非是朱圣一脈。
藏經閣的光芒越來越熾烈。
百丈紫氣,引得大魏京都不少人駐足而望。
隨著時間一點一點流逝。
紫氣越來越恐怖。
三百丈。
五百丈。
千丈。
直入云霄。
轟轟轟!
這一刻,大魏文宮震顫了。
藏經閣內,許清宵也已經看到了第九冊。
誦經之聲,一開始傳遍大魏文宮,可現在這種誦經聲傳至整個大魏京都。
天穹之上,更是浮現一朵朵的才氣之云。
整個大魏文宮熾烈發光。
到最后,圣像都開始共鳴了。
異象也越來越宏偉。
誦經之聲也越來越大。
而當許清宵拿起第十冊閱讀時。
轟!
恐怖的浩然正氣,在文宮當中,凝聚出一尊圣像。
但這并非是朱圣的圣像。
而是許清宵的圣像。
“你們看,這個虛影像不像許清宵?”
“嘶!當真像啊。”
“這是怎么回事?難不成許清宵要成圣了?”
“這么好端端就要成圣了?”
“怎么可能?”
“他觀看十二圣冊,明悟圣人之道,這是要成半圣啊。”
“有可能,極有可能。”
那一道道聲音響起。
儒生們震撼,不僅僅是他們,京都上下也震驚了。
大魏皇宮。
所有人都觀望著異象。
女帝更是直接走出大殿,將目光看向大魏文宮。
大魏六部,國公府,列侯府,權貴們的目光,也在這一刻,死死地看著大魏文宮。
這異象越來越恐怖了。
光芒也越來越熾烈了。
浩然正氣,如同汪洋大海一般,淹沒了整個大魏京都。
誦經之聲,更是響徹萬里。
這的確是成圣征兆啊。
吏部當中。
陳正儒死死攥緊拳頭,他希望許清宵因此能成圣。
倘若許清宵成圣了。
可以瞬間扭轉局勢啊。
禮部當中,王新志的目光也充滿著期盼。
整個大魏京都,無數人的目光,都充滿著期待。
但也有人露出緊張之色。
不希望許清宵成圣。
第十一冊。
第十二冊。
終于。
許清宵拿起第十二冊圣。
這一次,許清宵只用了半個時辰,看完了這一冊。
當朱圣十二冊,全部被許清宵看完之后。
剎那間。
許清宵立在藏經閣。
腦海當中浮現無數想法。
朱圣的身影,也出現在腦中,講述著圣人之道。
轟轟轟!
光芒沖天。
直插云霄。
將整個大魏京都,徹徹底底照亮。
狂風席卷大魏京都。
天地之間。
熾烈無比的圣意,越來越濃烈。
而文宮當中的圣像虛影。
也越來越凝實了。
這一刻,文宮大亂,不少大儒臉色緊張。
曹儒與方儒的面容,則極其難看。
他們怎么也算不到,許清宵當真能借助十二圣冊,領悟圣道。
可就在此時。
一道宏偉無比的聲音響起了。
“蔑圣者!”
“不可成圣!”
--
--
--
后面還有。
五點之前。
月底求月票。
今日月票1500張,只要破7000張,因為有雙倍的加持。
今天無論如何三更!做不到刪書走人。
最后一天了,月票投了吧!
_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