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石林聊天感覺很舒服,石林是一個特別懂禮貌的人,說話用的都是敬語。
石林身高一米七,體形健壯,剃著光頭,眉毛微微上挑,大眼睛,眼神深邃,鼻梁高挺,唇紅齒白,皮膚白皙,人長得帥氣俊朗。
我和石林坐在一起聊了沒多久,莫如雪就給我打來電話,詢問我和師父在什么地方。
因為般若寺后院是和尚的生活區,不允許女施主進入,我和師父不好意思讓莫如雪久等,與老和尚打了一聲招呼就離開了。
“趙鐵柱,能留一下你的聯系方式嗎,我過一段去江東市歷練,可以去找你嗎?”石林面帶微笑地向我問道。
“當然可以!”我點著頭對石林答應了一聲,就和石林互相留了手機號,并添加微信。
從后院里走出來,師父皺著眉頭問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什么怎么做到的?”我被師父問得有點懵。
“你剛剛一拳將那個小和尚的金鐘罩打破了,那小和尚應該有著十多年的功力,即便你使出吃奶的力氣,也很難破開他的金鐘罩。”
“我第一拳確實沒有破開他的金鐘罩,石林還嘲笑了,我想起了玉樹師叔教我拳法的時候,要運用真氣,我將真氣凝聚在右拳頭上,就把他的金鐘罩破開了。”
“沒想到你小子還挺聰明,對于初學者來說,真氣可不是那么好運用的。”
聽了師父的話,我再次將真氣凝聚在右拳頭上,我發現這一次運用真氣失敗了。
“當你的精神力集中于一件事的時候,運用真氣的成功率會提高五成,一口氣吃不成一個胖子,想要讓自己變強,沒有捷徑可走,只能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師父見我無法凝聚真氣,笑著對我說道。
我們找到莫如雪從般若寺走出來后,繼續向后山走去。
師父對我說起般若寺的歷史,般若寺建于宋朝,以前名叫護國般若寺。在明清時期毀于一場大火,民國初期般若寺開始重建,當時有一位高僧來到般若寺當主持,他在一座三米五高的漢白玉佛塔內,找到一個巴掌大的金棺,金棺里面放置著一塊佛骨舍利。大火燒了般若寺所有建筑,只有這漢白玉佛塔保存得很完整,沒有遭到一絲破壞。
“現如今這佛骨舍利還存放在般若寺那座漢白玉雕刻的佛塔中,但這佛塔不對香火客開放。你知道那漢白玉佛塔在什么地方嗎?”師父向我問了過來。
“我們在般若寺走了一圈,我沒注意到漢白玉佛塔。”我搖著頭對師父回道。
師父用手指了一下般若寺后山,我看到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金身佛像,這佛像高度達到十多米,是盤膝坐在地上的,一只手手心朝上放于腹部,一只手放在了膝蓋處。
“你是說那座漢白玉小塔就在這巨大的佛身之中。”
“沒錯。”
“師父,那咱們進去看看吧!”我望著巨大的釋迦穆尼神像好奇地說道。
“神像里面有高僧守護,是不允許外人隨便進入的,咱們身為道教弟子,要遵守人家的規矩。”
我們在五龍山爬了一圈后,就返回到別墅。我坐在沙發上和石林聊著微信,我詢問石林那巨大的佛祖金身內是不是藏有佛骨舍利。
石林承認有佛骨舍利,這也不是什么秘密,了解般若寺的人都知道,般若寺有佛骨舍利存在。每年農歷十二月初八,釋迦牟尼佛祖成道日的時候,般若寺會將佛骨舍利請到大雄寶殿,免費供世人參觀,大家只能遠觀,不能靠近。
石林得知我住在距離他們般若寺不遠的別墅中,要來我這里做客,我也答應了。
吃完晚飯后,石林換了一身休閑裝來到了別墅,他還給我們帶來了水果,有桃子,蘋果,梨,還有葡萄。
“石林,你這也太客氣了,快請坐吧。”我對石林招呼了一聲,就從他的手中接過水果。
“這都是我們自己種的,也沒花錢。”石林回我一聲,就坐在了沙發上,向四周打量了一眼。
石林沒有穿僧袍,而是穿著一身黑色運動裝,頭頂戴著一頂白色的鴨舌帽,整個人打扮的很休閑,他不穿僧袍,看起來一點都不像和尚。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