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小施主竟是一位術士。”靜明師太有些微詫異,“不知這鬼袋是何物?這只小鬼又欲對陶娘子做什么?”
靜明師太聽到尼姑庵有鬼時的反應頗為淡然,看似是因為對姬臻臻的話半信半疑所以不以為意,實則是因為她有著一種對尼姑庵會發生任何糟糕的事情都不覺得意外的悲戚認命感。
姬臻臻沒去深究靜明師太為何這般反應,解釋道:“這鬼袋也稱取氣袋,是由取氣鬼所煉制,通體紅色,質地如藕絲。鬼袋同鬼一樣,在陽光下是看不到影子的,是取氣鬼專門用來盛放活人生氣的容器。
但凡有鬼袋出現的地方,便意味著有人將死,不是自己油盡燈枯走向了死亡,那股將死之氣引來了取氣鬼,便是自己存了死志,那股強烈求死的負面情緒引來了取氣鬼。”
因這陶娘子年紀輕輕,姬臻臻覺得后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再結合適才那位小尼姑只片語中透露出的信息,她便確定是這陶娘子不想活了。
靜明師太聽完,靜坐片刻后,長長地嘆了口氣,“陶娘子是個可憐人,貧尼這兩年間已開導了她,卻不知兩個月前發生了什么,叫她有了輕生之意。貧尼問她,她卻不愿多說。
終歸是貧尼德行不夠,連自己都尚且渡不了,又何談去渡化別人。”
姬臻臻一眼便看出這靜明師太沒有修為,有些人即便入了佛門道門,但沒有那個緣分,終其一生也開不了靈光,入不了修行的門。
但那只是法力的修行,佛門之人修法反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修心。
顯而易見,眼前這位靜明師太修心修得很成功,她有一顆普度世人的菩薩心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