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可能性就是熟人作案,案發現場有兩套餐具,排除胡憲亮,能和張煦坐在一起喝酒吃飯的人一定是他認識的人。”
蕭霆的解釋很詳細,更像是在傳授蘇運破案的思路。
“所以你懷疑是熟人作案。”蘇運恍然大悟,但又皺起眉頭,“可目前符合條件的只有路恒啊!我看路恒的表情,他不可能是兇手。”
這次蕭霆沒有投來嫌棄的眼神,他輕笑一聲,“如果兇手是兩個人或者多個人呢?兇手在現場故意留下兩個人的餐具,有沒有可能是在誤導我們?”
接連兩個小時的思考,蕭霆能找到的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兇手可能是多個人。
“那你為什么不問他們的不在場證明?”蘇運不解。
“沒到時候。”蕭霆站起身,“我心里還有一些疑惑,需要等尸檢報告出來之后才能確定。”
······
傍晚六點鐘,刑警隊展開了第一次案情討論會。
匯報尸檢結果的是王璐,她將一些關鍵線索和發現做成了圖片投在了投影儀上。
第一張照片正是小桌子上的藍色晶體。
“這種藍色晶體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和氯胺酮,是一種冰/毒的衍生物。”王璐說,“我咨詢了省廳的專家,他們根據成分比例判斷這種毒/品成癮性一般,但致幻性很強。”
說到這里,王璐和蕭霆同時看了眼蘇運,這是蘇運在現場做出的判斷。
王璐是在感慨蘇運深藏不露的學識,蕭霆則在感慨蘇運這些年臥底時積累了豐富的緝毒經驗。
“死者體內含有大量的藍色晶體成分,這一點我也和專家確認過,他們認為死者當時處于一種高度興奮的迷幻狀態,那時候就算有人捅他一刀他都不會感覺到疼痛。
此外,專家還給出了一個可能性。死者處于那種狀態,很可能會做出一些超出認知的事情,比如自殘乃至自殺。”
此話一出,全辦公室一片嘩然。
這可是省廳專家給的意見,他們都認為張煦在嗑藥的狀態下可能會自殺,這讓很多人都開始傾向自殺的可能性。
王璐清了清嗓子,辦公室恢復了安靜,“回到死者身上,死亡時間是昨天晚上八點半到九點之間,死因是機械性窒息。
我們在死者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防御性傷痕,只有死者的腳部有大量尸斑,可以確定死者是被直接吊死的,死亡后沒有被移動過。”
另一張照片出現在幕布上,這是麻繩的照片。
“首先我需要給大家解釋一下麻繩的長度問題。”王璐說,“麻繩固定在門框上,幾乎沒有剩余長度,大家可以理解成麻繩恰好綁在了門框上。
如果張煦是自殺,那么他只需要提前固定好麻繩,然后踩到椅子上完成自殺。但如果他是被謀殺的,兇手想要將張煦勒死只能先通過拉扯麻繩的方式將他吊起來。
然后要么在他掙扎的過程中將麻繩系在門框上,要么將他勒死之后再系在門框上。”
“有什么區別嗎?”王晨問。
王璐解釋道:“人在掙扎時會產生很大的阻力,相比之下,拉一個死人能輕松一半兒。”
“張煦當時不是嗑藥了嗎?”王晨又問,“專家都說他不知道疼痛,這樣會不會給兇手創造系麻繩的時間。”
“不會!”王璐斬釘截鐵地回答道,“窒息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不管一個人處于什么狀態,他只要窒息了就會出于本能地拼命掙扎。”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