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到精鹽,其實就是祛除粗鹽中的雜質。在余枝半瓶水理論的指導下,再經過一次次的實驗和改進,工匠終于做出過濾工具。看著得到的像雪一樣白的精鹽,在場的人全都歡呼起來。
粗鹽的提純之法自然是保密的了,知道余枝在做什么的也只有她身邊幾個心腹,工匠也是簽了死契的。
聞九霄從前面官署回來,“看!”余枝示意他看桌上托盤,托盤上盛放著雪白的精鹽。
“弄出來了?”聞九霄又驚又喜。
余枝下巴輕抬,“本夫人出馬,還不手到擒來?這天底下有能難倒本夫人的事嗎?”
有,針線活!但顯然這話不能說,除非聞九霄不想好了。他又不傻,順著余枝的話就夸,“夫人真是為夫的賢內助。”
余枝瞥了他一眼,沒骨頭似的往榻上一歪,“可我累壞了,打明兒起我就歇著了。”她都想好了,男裝一穿,她要出去浪。小崽子不上學的時候就“父子倆”一起浪,小崽子上學就她和賀曉蝶“公子和小廝”一起浪。
山云縣人是少,但地廣呀,還不夠她浪的嗎?
聞九霄自然是沒意見的了,看著幫了他良多的女人,他覺得太虧欠她了。答應要給她寫的話本子,卻因公務繁忙遲遲沒有動筆,而枝枝體諒他,從沒在他跟前提過。聞九霄暗想,晚上一定要抽出時間把開篇寫了。
他不知道的是,余枝之所以沒提話本子的事,是因為不抱希望。聞九霄狀元之才,但他那性格,能寫出什么好看的話本子?余枝一點都不看好。
山云縣的基建用得最多的除了石頭,還有糯米。想要城墻更堅固,最好用糯米汁澆筑。聞九霄的意思是,既然做了,就做到他能力范圍內的最好。就算將來他離開了,他也給這座城池留下了些什么。在山云縣的縣志上,會有他留下的一筆,讓后人知道,山云縣的城墻是他在任期間修筑的,用最好的糯米汁澆筑,屹立百年不倒。
糯米價高,但余小枝說了呀,她還剩下的十余箱黃金,全給他用!
對,他就是這么有底氣。
“余先生,您又來巡察啦!”修筑城墻的百姓紛紛熱情打招呼。
余枝笑著回應,“哎,隨便走走,看看,你們忙你們的。怎么樣,活兒累不累?飯能不能吃飽?”
老百姓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咳,什么累不累的,咱都是干慣了活兒的,還怕累嗎?”說到能不能吃飽,那就更高興了,“米飯、餅子隨便吃,菜里還有肉,比家里吃的還好呢。”
雖然每個人不一定能分到幾片肉,但油水足呀!每天差爺送到做飯地方的肉,他們都看得清清楚楚的,這才幾天,都感覺身上長肉了。
“那就好,大家忙著,我到那邊去看看。”余枝也沒多呆,帶著賀曉蝶離開了。
余枝只要愿意,她其實很擅長跟人打交道,短短幾天,她到干活的地方晃了晃,就贏得了百姓的好感。大家都知道了縣衙有個姓余的先生,人年輕,相貌好,性格還非常隨和。
“余先生是咱們這兒的人吧?”
“還真不是。余先生那相貌多好,細皮嫩肉的,肯定跟咱們縣太爺一樣,都是打京城來的。”
“那余先生的本地話怎么說得這么好?我還當他就是咱們這的人呢。”
“要不怎么說人聰明呢?要說余先生這人還真不錯,隨和,對著咱們老百姓一點都不擺架子,還關心咱能不能吃好睡好,我老漢活了半輩子了,還從沒見過這么好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