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就是不一樣,下館子的人真不少,王朗他們等了十多分鐘才排到他們。
吃完飯后,王朗就帶著兩個小花和王衛兵去了撫松縣的百貨商店。
撫松縣的百貨商店有兩個,一百貨和二百貨。
王朗他們先去了最大的一百貨,這座二層樓的建筑內琳瑯滿目地陳列著各種商品。一樓主要銷售日用品、食品以及家用電器和自行車等實用物品。
而二樓則擺滿了各式服裝、鞋帽、布料以及床上用品等商品。
很快,王朗一行人便來到了炒貨柜臺前。這里琳瑯滿目地擺放著花生、瓜子、蠶豆、板栗、松子、榛子等諸多炒貨,令人目不暇接。
特別是瓜子,竟然因其不同的品種和口味細分出了十多種選擇。
王朗的視線忽然被貨架上的一塊牌子吸引——“傻子瓜子”。
對于熟讀《鄧公傳》和《鄧公文選》的他來說,這個“傻子瓜子”絕不陌生。
年廣久,這位被譽為“華國第一商販”的傳奇人物,其商海沉浮的故事甚至曾三次被鄧公在談話中提及。
他在1976年便憑借賣瓜子賺取了上百萬元的巨額財富,卻也曾三次身陷囹圄。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個體私營經濟的代表人物,年廣九與其創立的“傻子瓜子”品牌的命運起伏,無疑成為了中國個體經濟發展歷程的一個縮影。
“同志,請問這個傻子瓜子多少錢一斤?”王朗帶著好奇詢問道。
“元一斤。”售貨員回道。
“那旁邊這瓜子呢?”王朗又指向另一種瓜子繼續詢問。
“那種是2.4元一斤。”售貨員稍顯不耐煩地答道。
“好的,那就給我來一斤傻子瓜子吧。”王朗指著傻子瓜子說道。
(在七十年代,購買瓜子并不需要額外的票據。)
當服務員正在為王朗稱量瓜子時,他順手指向一旁的松子,問道:“同志,這個松子的價格是多少?”
售貨員卻顯得有些不耐煩,雙手叉腰,瞪視著王朗,語氣生硬地回答:“價格不都標在上面了嗎?你不會自己查看啊!”
面對售貨員的態度,王朗并未計較,只是無奈地笑了笑。他注意到周圍購物的顧客對此似乎已習以為常。于是,他走到松子貨架前,仔細尋找價格標簽。
終于,在貨架上找到了松子的標價——每斤2.5元。同時,他也留意到榛子的價格是每斤0.5元。
在獲取了所需的價格信息后,王朗便帶著小花和王衛兵離開了一百貨,轉身走進了隔壁的新華書店。
“衛兵,你們高中學英語了吧?”王朗手里拿著一本英語詞典問道。
王衛兵點了點頭,“學了。”
“好好學,以后我們還要和外國人做生意呢!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盡管來找我。”王朗笑著將英語詞典遞給了王衛兵。
哥,我也要學英語!”小花仰起頭,眼中閃爍著渴望的光芒。
“好,哥親自教你。”王朗寵溺地刮了刮小花的鼻子,然后豪爽地一揮手,笑著說道:“喜歡什么書就盡管挑,今天哥來買單!”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