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管越長,炮彈在里面被高壓燃氣推動的距離就越長;藥室容量增加,膛壓就會增加,推動的作用力就越大;這兩個指標增加,自然就會增加炮彈出炮口時候的速度,從而增加射程。
至于增加口徑,那就是增加威力。
這些幾乎所有軍工人都懂,關鍵是,增加多少
具體說說看
這個嘛,我也不懂,我只知道在國際上,西方和我們的152毫米炮最類似的口徑,就是155毫米的榴彈炮,在六十年代,他們就搞了一個四國彈道協議,規定了新型155毫米榴彈炮的藥室容積為23升,這身管長度則是從45倍口徑到58倍口徑。
反正下午睡了一覺,現在也不困,就和祝老侃大山好了:在最近一兩年,國際上著名的火炮天才布爾博士,首先搞出來了45倍口徑的155毫米榴彈炮,射程已經提升到了近三十公里的程度,要是棗核彈,還能飛到四十公里以上。
炮管長度,一般都不會直接說多少米,而是和口徑來比較,45倍口徑,就是用45x155毫米,身管長度就是6975毫米。
祝老滿意地點頭:不錯,那你覺得,布爾博士的這個方案如何
蘇系大口徑榴彈炮的標準是152毫米,而西方則是155毫米,東方早期的軍工都來自老毛子,自然也走了152毫米的道路,但是以后,如果想進一步發展,尤其是把裝備賣到國際上,那155毫米口徑,就是更好的選擇了。
所以,東方已經在考慮引進布爾博士的155毫米榴彈炮了!
按照歷史的規律,東方在八十年代,榴彈炮上的重點項目,就是引進布爾博士的這款產品,也的確帶動了東方榴彈炮的性能提升,但是......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