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府
之前皇上把霍府重新解封給了霍家住。
霍知禮和霍知安住在這里面。
燕寂幽和江知念將霍家一些被遣散出去的下人找到,重新安排進了霍府。
當然都是曾經對霍家忠心耿耿的一些人。
有問題的自然不會叫他們回來。
這些人能回霍家自然激動不已。
因為在霍家生活,霍家主子是寬厚的人,只要他們不犯錯,霍家人對他們都很好。
而且有霍家護著,他們在外也沒人敢欺負。
現在誰不知道霍家重新入了皇上的眼,受皇上重視。
更何況霍老爺子的外孫女江知念還是太子妃。
霍老爺子還是曾經的太子太傅,也是太子的老師。
霍家的地位不可撼動。
霍知禮和霍知安當時在南疆前朝叛亂的時候也立下了功勞。
霍知安如今都是工部員外郎了。
年紀輕輕就在這個官位上,也是羨煞很多人。
霍知禮還在翰林院任職,因為之前有平叛功勞在身,繼續熬著資歷,后面就有機會進入內閣。
霍知禮對自己要求很高,閑著的時候就會整理書籍,也想著編撰一本燕國通用的典籍,用來讀書用。
他自己也會將讀書的心得,以及祖父的稿件整理成書。
這幾年里,霍知禮的書籍在書刊書社極為受歡迎。
都一本難求的程度。
霍知禮的名聲也逐漸傳出去了。
江知念之前建議大表哥舉辦書會。
霍府本來就很大,霍知禮和霍知安住根本住不過來。
所以他們就開辟了一個閣樓,環境清幽,里面放置了書籍。
每到書會的時候,大家可以暢所欲,霍家提供免費的茶水,筆墨紙硯都免費提供,大家可以隨意用。
大家可以暢所欲,可以一起探討讀書。
所以每到霍家舉辦書會的時候,讀書人都欣然前往,都會很激動。
到了晚上大家都還會意猶未盡。
好在這個書會一般都每個月舉辦一次。
之前太上皇太后以及皇上還微服前來看過,都覺得這樣的氛圍很好。
讓他們看到了大燕讀書人的熱血和志向。
有那么多優秀的學子,這些人無論是做官還是做別的,都會帶出好的風氣,帶一個好的方向,讓大家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做事情。
當然霍知禮年紀也不小了。
本來很多年前霍知禮都定親了,但對方知道霍家出事,當天晚上就來退了親。
這幾年霍知禮都不想提這些事,一心鉆研學問。
但霍知禮可是霍家這一代的長孫,他的親事很重要。
他娶的妻子要做霍家宗婦,管理霍家中饋。
所以很重要,這也是霍知禮的責任。
所以霍老夫人帶著霍大夫人回了京城,就是為了霍知禮的親事。
當然霍老爺子以及霍大爺霍二爺他們都還留在北州那邊。
經過這幾年的經營發展,北州逐漸變得繁華起來。
曾經貧瘠之地變成富庶之地。
還開了互市,各地包括外邦的一些商人都可以在北州這邊做生意。
當然互市的一些政策一些收稅方式也都是霍老爺子帶著兒子孫子調查后整理出來的。
所以市集秩序井然,還有巡邏的士兵,也沒人敢鬧事。
大家在市集中總能買到一些寶物。
大街上的百姓們也很多,大家日子好了,也都愿意出來逛逛街買買東西。
不像是之前,都窩在家里能不出門就不出門,能不花錢就不花錢。
大家經常去集市買東西,也更能帶動北州的貿易。
而且現在北州的官道修建的很好,商人們去北州也方便,再就是很多商隊去北州走一趟帶回來的東西售賣都能賺很多。
所以去往北州的商隊商人們也多。
再就是北州的土地種植土豆紅薯產量竟然非常高。
現在北州的瓷器以及蜂窩煤炭最出名,尤其瓷器遠銷各地。
達官貴人就很推崇北州的瓷器。
北州的稅收都能養活北州的軍營士兵,朝廷都不用給北州太多支持。
這讓皇帝都覺得果然還是要霍老爺子在北州,才能把北州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