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在家待了一個禮拜,侯長容就醉了七天。
今天三叔家請,明天四叔家請,后天又輪到了三叔家的堂哥,就連在縣里上班的天林都特意回村,在家擺了幾桌,招待未來妹夫。
對象家里人的熱情,侯長容的的確確是感受到了,可就是身體實在禁不住這么造。
關鍵是白天也不能閑著,要么下地,要么下河,主打的就是一個折騰。
為了能抱得美人歸,侯長容也是拼了。
回京城那天,他坐在車上還感覺這車一路都在玩漂移。
“這是干啥呢?”
剛進市區,李天明就看到一幫人舉著紅旗,歡呼著從一旁經過。
“哥,你不知道啊?今天早上許海峰拿了咱們中國在奧運會上的第一枚金牌。”
小五也是早上去和李學軍道別的時候,恰好聽到收音機里正在播的新聞才知道的。
啥?
李天明聽得一愣,這些日子,光顧著灌……陪著侯長容喝酒,其他的都沒顧上。
原來奧運會已經開始了。
眼前的場景,前些年,女排在東瀛奪冠的時候也曾出現過。
當時舉國歡騰,報紙上更是連著幾天在頭版的位置上大談女排精神。
現如今,奧運會上奪金,雖然對絕大多數老百姓而,奧運會是個啥都不大能搞清楚,但這并不妨礙人們為之自豪驕傲。
中國人太需要這種能夠振奮民族精神的喜事了。
“小五,去買份報紙!”
路過一個報刊亭的時候,李天明將車停了下來。
小五下去,很快就帶著報紙回來了。
這是人民日報的加刊,專門為許海峰奧運奪金發行的。
報紙上印著許海峰的大幅照片,那雙銳利的眼睛,直指人心。
“真厲害!”
小五也是滿臉的欽佩,至于侯長容,此刻睡得正香。
確實厲害,賽前大概沒有人認為中國人能奪冠。
一個剛剛恢復秩序,正忙著解決人民溫飽問題的國家,即便國土面積再大,人口再多,又哪來的余力,培養出世界冠軍。
尤其是,這一屆的洛杉磯奧運會,算得上是新中國第一次登上奧運會的舞臺。
雖然1952年,中國也曾派代表團參加了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但因為行程延誤,等代表團抵達的時候,比賽都已經快全部結束了。
所以絕大多數中國人對于奧運會的記憶,都是從1984年開始的。
許海峰射落的奧運第一金,也讓中國人就此和奧運會結下了不解之緣。
直到2008年,奧運會第一次落戶中國,讓國人對奧運會的熱情達到了頂峰。
郵政招待所門口,此刻已經有不少演員先于他們到了,正三五成群的湊在一起。
聊的不是即將開機的《紅樓夢》,也不是回家這些日子遇到的新鮮事,而是……
“知道嗎?許海峰還是我的安徽老鄉呢!”
說話的這個姑娘叫袁枚,在戲里演賈寶玉房里的大丫鬟襲人。
用小五的話來說,這姑娘就是劇組的組織部長,平時有啥活動都是她來操持。
“瞎說,報紙上都說了,許海峰是福建人。”
“你知道什么,他祖籍是安徽和縣的,和我們家離得不遠。”
袁枚說出這話的時候,語氣之中滿是與有榮焉。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現在的許海峰就是全國人民心目當中的大英雄。
外國人以前都是咋笑話中國人的?
東亞病夫。
如今再說一句試試,抬手給他一顆子彈頭。
“我今天早上五點就起來了,還以為電視臺有直播呢,結果等了好幾個鐘頭,就插播了一條新聞。”
“臺里不是派了攝制組去美國嗎?怎么連這么重要的比賽都不直播?”
央視的確派了攝制組去美國,可直播的花費太大,要買轉播權,還要購買衛星信號,央視顯然拿不出這么多錢,去直播所有的比賽,只能轉播一些重點的比賽。
要不然也不至于改編名著這么重要的項目,都扣扣搜搜的了。>br>當然,更為重要的原因還是,連自家人都沒想到許海峰能這么爭氣。
“姐妹們,我回來啦!”
小五下車,朝著眾人大喊了一聲。
可期待中的歡迎并沒有出現,人們反而將目光都投向了她身后。
侯長容剛睡醒,連著幾天被泡在酒缸里,此刻一點兒精神頭都沒有。
站在那里搖搖晃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