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不講究了啊!
“那女人誰啊?好眼熟?”
“肯定眼熟啊!杜十娘嘍!”
“嘿,還真是那她來做什么?”
“沒聽說研究劇本嗎?這是滬影廠也要拍《望鄉孤軍》了,你還別說,潘紅演古代女子很漂亮”
“杜十娘是明朝人,跟《望鄉孤軍》里的楚英可不是一個風格,楚英是舞刀騎馬的巾幗英雄,杜十娘是”
“老七你關心那個做什么?那是你該關心的事兒嗎?”
“那我也是文學社的一份子呀!我關心一下還不行了?”
老七有些委屈,也有些氣虛,畢竟人家是來找李野的,不是來找他老七的。
旁邊一個兄弟拍了拍老七,低聲道:“老七伱理解錯了,老四的意思是,你應該關心潘紅都來咱文學社了,那張俞來不來?龔樰來不來?”
“”
“你們特釀的說的好有道理”
不得不說,83年的明星效應,跟后世比起來一點不弱。
剛才李野一身重裝盔甲還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但只是一瞬間,就被潘紅把風頭搶了個七七八八。
在場所有的人,幾乎都把目光投注在了“杜十娘”身上,這就讓剛才還興致高昂的小聶非常失落。
唉,我什么時候才能是主角啊?小配角就沒有春天嗎?
此時還不到三十歲的潘紅,正值鮮花怒放的最美時刻,就以八十年代的審美來說,說是風華絕代一點不過分,在她的襯托之下,青澀的小聶還真沒有什么存在感。
而另一邊長安電影廠的熊主任和幾位同事,則是咬牙切齒。
真是不講究了啊!竟然玩這一手?
今天熊主任帶著盔甲過來,本來也是因為見不上裴文聰,想通過李野轉達他們對這次合作的重視態度。
沒想到李野竟然是個古武迷,看到盔甲就兩眼放光,然后就有了剛才的一出。
結果這才幾分鐘?就敗了?
不過李野只是跟潘紅打了個招呼,就轉而熱情的歡迎了導演老謝。
“你好謝導,真沒想到能在這里見到你,我以為能來個編劇跟我們討論劇本就不錯了,沒想到連導演都來了。”
李野是真的沒想到老謝能來,因為按照他的記憶時間線推測,這會兒的謝金應該在拍攝或者籌拍《高山下的花環》。
“哦,我聽鄭主任說,你們這里曾經跟港島合作過漫畫,對于中的盔甲和服飾有一些研究,所以就過來了解一下,為了接下來的拍攝做些準備。”
老謝對于李野的“另眼相看”有些意外,但也只是意外罷了,他沒有像李野那么熱情,而是非常的平和、淡然。
此時老謝的咖位,可不是潘紅這種“流量擔當”能比的,他已經是在海外多次獲獎的國內知名導演,在內地影視圈有著很高的地位。
別看此刻所有的人都在關注潘紅,但謝導才是現場最大的“腕兒”,只不過這年頭沒有網絡,大家都不知道這個圓臉中年人是誰而已。
李野聽出了謝導的意思,明白人家并不重視自己這個“小毛孩子”,估計這次來京城也是為了裴文聰來的,一個小小的七寸刀鋒能讓人抬抬眼皮就不錯了。
“哦,我們確實跟相關人員了解了一些細節,有幾幅畫稿對幾款唐朝盔甲的特點顯現的很清楚,我讓人拿給謝導看看。”
李野的熱情也迅速收斂了許多,跟孫先進說了幾句,讓他去拿畫稿。
但是旁邊卻有人爽朗的大笑道:“盔甲這不就在這兒嗎?這還用什么畫稿啊?”
長安的熊主任擠了過來,指著李野剛剛卸下來的盔甲道:“喏,正宗的大唐明光鎧,我們從博物館借出來的鎮館之寶,幾位兄弟老哥算是有眼福了。”
鄭主任面對熊主任,同樣是咬牙切齒,因為熊主任身后站著的兩位西北漢子,他不久前剛剛見過。
這會兒也就是那個老娘們不在,要不然鄭主任絕對要氣的冒煙。
倒是大導演老謝很淡然的道:“明光鎧的樣式一直都是傳說,并沒有確切的定論,長安博物館的也是根據歷史記載臆想出來的仿制品,不見得就是標準樣式。”
熊主任一翹大拇指,道:“謝導果然博學,不過這件明光鎧雖然是仿制品,但卻得到了幾位歷史學者的認可,特別是楊泓老師就很喜歡。”
在70年代的時候,學者楊泓考證過明光鎧的由來和歷史,雖然最后沒有完全得到證實,但也為這明光鎧的考證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老謝微微的笑了笑,道:“他喜歡有什么用?我們要做到觀眾喜歡才行。”
“那可就不好說了,”熊主任意有所指的道:“有的觀眾喜歡盔甲,有的觀眾喜歡漂亮演員,這眾口難調可不好兼顧了。”
老謝兩眼一翻,冷冷的道:“不能兼顧的,必然是庸才。”
“”
“呵呵~”
熊主任笑了笑,掩飾自己的不悅心情。
今天要不是老謝在場,他一定要懟鄭主任幾句,搞什么不正當競爭呢?有本事咱就用男人的方式來解決,看看哪個是慫娃兒。
但已經快五十歲的老謝,無論是圈內影響還是級別地位,都不-->>是他老鄭能匹配的。
今天鄭主任為了避免不良影響把老謝拉過來,卻巧合的讓雙方對峙平衡了。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