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敬重、不服從、該搶就搶。
而陸知章好像也被李野給同化了,對于一些老的規則習慣,也不怎么遵從。
所以大廠長在自說自話了片刻之后,就落寞的說道:“我說的這些,你們應該都不怎么想聽了,現在的人都變得很現實,不像我們那個時候,大家都愿意為了理想而奮斗”
李野忍不住的道:“我們也是有理想的,我們的理想就是努力吸收先進技術,創新技術,最終追上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腳步。”
“這個理想我們在三十年前就提出了呀!我們也一直走在追趕世界一流的路上。”
大廠長看了看李野,好笑的道:“只不過現在的工人,你跟他談理想,他跟你談加班費,你跟他講榮譽,他跟你聊房子我都不知道照這么發展下去,你們到底還有沒有真正的理想?”
“”
李野不想再跟大廠長掰扯了,因為兩個人的思想根本就不可能融合。
大廠長還沉浸在十年前的環境里無法自拔。
那個時候,一面錦旗就可以買到一個工人的一輩子,一張獎狀就值得工人拼了命的奉獻。
李野不是說注重榮譽不好,他在一分廠也會搞各種“優秀”“先進”的評選。
但既然改開了,優秀、先進稱號,也要跟實物獎勵掛鉤才行,要不然總是畫大餅,工人們會犯胃病的。
等到工人都成了老油條、滾刀肉,你再想把他們的干勁兒激發出來呵呵。
物極必反的道理,老祖宗早就講過無數遍了,但就是有人以為一招鮮吃遍天,三十歲時候的成功經驗,能一直用到八十歲照樣好使。
四十年后那些整頓職場的年輕人已經證明過了,你想要讓我拼命,請預支報酬,空頭許諾不好使。
這就跟后世大齡小仙女越來越多的原因一樣,當大冤種不斷全心全意的付出,卻總是換來吝嗇無比的回報之后,必然會物極必反。
別跟我說什么三十八萬八,你先讓我試試深淺再說。
大廠長也是聰明人,當他說的口干舌燥,卻發現李野和陸知章都不怎么接話之后,終于說出了最后的目的。
“我不是故意要跟你們講這些話,只是總廠從吉省請來的那個鄭工程師,年前的時候向我提出了調動申請,非要調到一分廠來,還威脅我說如果不同意他的調動,就調回吉省去”
陸知章立刻道:“老廠長,這我得跟你解釋一下,我們未必就一定要鄭強過來,因為我們已經請了一位西德的汽車工程師,鄭強來了是錦上添花,不來也無所謂”
大廠長擺擺手道:“一個技術人員,一旦有了離開的心思,也就搞不好技術了,不過總廠的新車項目一直沒有完善,鄭強這一走,又要前功盡棄了”
“所以我有一個想法,你們看看可行不可行,那就是鄭強可以調到一分廠,但一分廠也必須接手1041的技改細化,保證在半年之內,讓1041的產量實現質的飛躍。”
“”
好家伙,你這個算盤打的真精,只用一個工程師,就想讓一分廠拿出真金白銀,把拖拖拉拉的新車項目完善到“質的飛躍”的程度?
這不是借雞生蛋了,這是給個雞蛋,換只母雞啊!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