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外必先安內
“李廠長您回來啦?”
“嗯嗯,昨天回來的”
“那您沒在家休息幾天呀?不過您不在的這段時間,我們就跟沒了主心骨似的,您能早一天來上班,我們心里也早踏實一天”
“呵呵呵呵~”
李野回到單位上班,好多同事都表示了對他的歡迎和想念,只是這個拍馬屁的作風讓他多少有些不適應。
就算一分廠這種“積極向上”的技術型企業,看來也是不能免俗的。
所以李野時不時的就提醒自己,除了父母之外,沒有人會毫無渴求的夸獎你,當別人夸獎你的時候,你最好別完全當真。
不過陸知章的話,李野還是比較當真的。
他看到李野之后,就一邊夸獎一邊叫苦:“你這出去跑了一個多月,回來一天都不休息,是要跟那幾個工人競爭勞動模范嗎?
不過你可算回來了呀!我這些天忙的焦頭爛額,你要再不回來我的腦子都快炸了”
李野扔給陸知章一個小盒子,笑著道:“先給你點紀念品,壓壓心里的怨氣,咱們廠你可是頂梁柱,千萬不要倒下了”
陸知章一邊打開盒子,一邊說道:“我以前也以為我是頂梁柱呢!結果你這一走我才知道,我最多算半根柱子,真不知道你以前是怎么應付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的
咦,這是什么?和田玉?”
陸知章打開盒子之后,發現里面是好幾塊青白相間的玉石。
李野好笑的道:“和田玉?你想什么呢?這是青省玉,不值幾個錢的”
“嗨,什么錢不錢的呀?禮輕人意重嘛!”
陸知章心安理得的把盒子收了起來,然后鄭重的跟李野說道:“你走了之后,廠里發生了幾件事,我跟你說一下,”
“說完,然后問道:“你跟我說說老解他們那邊怎么回事?誰跟誰吵?是因為技術方案爭吵,還是出現了爭權奪利的苗頭?”
技術人員也不是不玩權謀的,所以李野最關注老解他們的問題,如果是為了個人私利而爭吵,那就是個嚴重的問題,如果純粹是技術爭論,那李野還贊成呢!
有爭吵,才證明這些技術人員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才有持續進步的可能,大家要是都不爭不吵和和氣氣,那不都成摸魚大神了嗎?
但是陸知章卻驚訝的問道:“你最關心的是老解他們嗎?”
李野也不解的問道:“要不然呢?咱們一分廠從創立之初,不就是以技術為先嗎?技術上的事情不是最要緊嗎?”
陸知章看了李野好一會兒,才無奈的笑了。
在他看來,李野的思路總是出人預料,但每一次卻都能證明他才是對的。
如果按照陸知章的思路,老解等人的問題不算大,因為“都在掌握之中”,只要他或者李野一聲令下,所有的技術人員都得乖乖的聽話。
但是另外兩個問題就不同了,上面給出了“造不如買”的指導意見,跟一分廠的原定計劃南轅北轍,那么一分廠是要“抗命”嗎?
而奉天那邊的海獅大面包,比一分廠的京城牌商務車明顯要好一些,定價卻比京城牌略低,這個問題更是事關重大,
要知道一分廠這一年多來,在新車型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只靠1041的利潤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如果商務車項目一炮不響,不知道要多久才能緩過勁兒來。
但李野卻根本就不在意這些。
因為他早就猜到會是這個結果了。
造不如買,是這幾年內很有市場的一種說法,內地有很多技術項目的下馬,都跟這個說法有關系。
但一分廠的技術發展路線不依賴外人,誰給出指導意見都沒用,我又不需要你審批研發資金,你指導個毛線啊?
而奉天那邊
李野低聲道:“老陸,你說的奉天那邊新車的定價比我們低會不會是得到了我們這邊的風聲?”
陸知章赫然一驚,問道:“得到了風聲?你說咱們這邊有人給他們通風報信?”
這年頭的通訊遠不如后世發達,人際關系也沒有那么緊密,有些消息的傳播非常緩慢不說,而且大家也不懂得這種消息的價值,也沒有傳遞消息的渠道。
而奉天那邊給出的定價如此具有針對性,李野自然懷疑有人吃里扒外。
(請)
攘外必先安內
陸知章皺著眉頭想了半天,意味復雜的道:“那如果真有叛徒,你覺得會是誰?”
一分廠的車還沒上市,價格也沒有正式公布,只是在兩個月前的一次會議上,被牛紅章強烈要求,李野才被迫提了一下。
>;看看陸知章復雜的眼神,顯然他的心情也有些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