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里缺個女一號?
上輩子李野畢業的時候,也知道托熟人找工作是一條人生捷徑,在一個好單位工作一輩子,跟在社會上混一輩子,差別可謂非常之大。
咱就不說工資待遇福利分房這些明面上的差別了,你就看看雙方顏值的代謝速度,就知道那么多年的日子,雙方分別是怎么過來的了。
雖然大家都是“牛馬”,辛苦勤勞的抗樓大神甚至月入兩萬,但到了六十歲,那臉上的皺紋能夾死蒼蠅,下雨陰天腰酸背疼,上樓腿肚子都打哆嗦。
而茶水報紙辦公室的牛馬呢?人家捯飭捯飭跟四十多似的,找個草原還能蹦跶一會兒呢!
所以當李娟跟李野說“人家可能是想讓你送禮”的時候,李野倒是沒有惡心的要命。
畢竟這些年的留京機會比前些年少了太多,今年又出了這檔子事兒,不知道多少畢業生削尖了腦袋,只想留在京城找一個好單位落戶,
那么這種留京工作的機會,就成了一種超級稀缺的資源,有點門道的人拿它交換一下,也無可厚非,
而且人家很可能還認為這種交換是“好意”,李娟能夠得到這種機會,是“我看好你”的幸運兒呢!
再說了,李野認為對方應該不是想“收禮”。
這可是京大,不是什么野雞大學,哪里會有那么露骨的事情?
所以對方大概率是想換一句感謝,結識一條人脈。。
李野可是開車送妹妹上學的副廠長,以后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不是?
不管是八十年代還是幾十年后,這種人情交換再正常不過了。
別說別人,就是李野,一路走來幫了那么多人,如果對方覺得“理所當然”,連個感激都不愿意交還給李野,那李野也得罵自己瞎了眼。
所以李野還是決定走一趟,去跟李娟的老師溝通,婉拒對方的好意,也別耽誤人家找下一個幸運兒。
李野因為喝了酒,自己不方便開車,就喊了廠里的一個司機,開著自己的車把他送到了京大。
等到了京大之后,李野找到李娟,跟她一起去找那位好心的“姜老師”。
走在路上的時候,李娟小聲說道:“姜老師人其實挺好的,我們同學需要做課題寫論文,他都會熱心幫忙,而且發表論文的時候自己從來不要求署名,
我們學校的一些實驗器材排隊非常麻煩,有時候想做課題實在排不上號,姜老師還能找到校外的相關單讓我們觀摩,讓我們增加實踐經驗”
李娟說了一大通姜老師的好話,然后訕笑著說道:“所以哥,待會兒你不要著急,給姜老師留點面子行嗎?”
“留面子?”
李野奇怪的道:“我沒打算怎么著啊!你怎么覺得我會不給人家面子呢?”
李娟怔了怔,才尷尬的道:“我以為你很討厭這種多管閑事的人呢!”
“你這話說的,你哥我好歹是一介廠長,怎么能那么不懂事?你放心,待會兒我保證把你們那位姜老師吹捧的飄飄欲仙”
李野其實知道李娟是想說,她認為李野很討厭這種“收禮”的人,但是這位姜老師平日里顯然很受李娟等人的敬重,
所以李娟就很糾結,不但無法拒絕對方邀請李野過來“談談”的意意愿,又害怕李野說話不客氣,讓對方下不來臺。
但李野又不是當年的二愣子,這幾年在一分廠忙里忙外,花花轎子人抬人的功夫看也看會了,婉拒絕那位姜老師的“好意”絕對沒問題,而且輕輕松松不著痕跡。
不過李娟帶著李野剛剛到了辦公樓外面,就突然停住了腳步。
李野問道:“怎么了?”
李娟遲疑了一下,指著前面的幾個人道:“那位就是姜老師,另外幾個是我的同學,我們現在就過去嗎?”
李野順著李娟的手指看過去,發現有兩個中年人正在笑著談話,另外還有三個學生,其中有一個跟在一位中年人的身邊,另外兩個隔開了一段距離,在旁邊站著。
別人正在談話的時候,貿然過去肯定是不合適的,所以李野也站定了腳步。
然后他又問道:“哪位是姜老師?穿白色襯衣的還是灰色西裝的?那三個學生都是你一個專業的同學嗎?”
李娟介紹道:“穿白色襯衣的是姜老師,穿灰西裝的我不認識,但他身邊那個男生是路林生,
另外兩個同學是夏青禾和陳康建,都是我們微電子系的,大上個月的時候我們一起去那家電子研究所觀摩了幾天”
李野詫異的道:“你們四個都去過那家電子研究所?”
李娟點頭道:“是的,就觀摩了幾天,幫人打打-->>下手,不過我們回來之后都寫了一篇論文,我的發表了,他們的沒發”
(請)
我這里缺個女一號?
妹兒,這是論文發不發的問題嗎?人家這是待價而沽,價高者得啊!
“嘶~,人家忙著呢!咱先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