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孫子吹牛
李野上輩子的時候就知道,就算大家坐在一張酒桌上,也大概率會分成幾個小圈子,
一般都是三兩個人一組各聊各的,小聲嘀咕著不同的話題,就算你想強行插話融進另外一個圈子,也不會那么投機。
可以說一張不大的酒桌子,就能讓你看明白社會現實和人生百態,讓你知道一個道理——不是你的圈子,你別硬擠。
就比如現在,姜老師和殷長山聊著雙方上學時候的趣事,以及行業內某某人的近況,
而幾個大學生算是一組,只是沒有多少閑話可聊,只能附庸在姜老師和殷長山周圍,偶爾能插上一兩句話,強行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年輕的孩子還是喜歡在業內前輩面前表現的,讀了那么多年的書,學了這么多年的知識,非常渴望得到前輩的一句承認和夸獎。
而剩下的李野、路林生的父親還有司機小劉,勉強打包成了一組。
他們三個此前互相都不認識,屬于最容易冷場的那種。
這時候司機小劉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
為什么有人喝酒會帶著司機呢?因為司機的身份很玄學,跟上跟下都能搭話。
司機小劉自從被李野問了一句“喝酒能開車”之后,就不怎么跟李野說話了,倒是跟路林生的父親很談得來。
“路師傅您是來看孩子的啊?哎呀,前些天的事禁止討論,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路師傅您在哪里工作來著?”
路林生的父親沉吟幾秒,然后說道:“我在我們市的一家家具廠工作,前幾年單位效益不好發不出工資了,上面就鼓勵大家自己想出路,我主動請纓挑了擔子”
小劉一愣,然后笑著道:“那我剛才喊您路師傅不是得罪人了嗎?我得喊您路廠長呀!”
路廠長:“嗨,什么廠長不廠長的,我就是不想看著幾百號人沒了生計,就帶著大家到處找飯吃,其實就是膽子大點兒,您別笑話”
小劉夸道:“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現在就是膽子大的才成事兒,我的幾個發小前些年都下海了,現在個個都混的不錯”
“不不不,你只看到他們混的不錯,卻沒看到他們心里的苦啊”
路廠長連連擺手道:“就在兩年之前,我的頭發全是黑的,上班打球看電影,日子別說過的多舒服,但自從承包了我們廠
你看看我的頭發,白了一大半了吧?我現在每天一睜眼都發愁,工人生產、產品銷路、銀行貸款任何一項出了岔子,一輩子都爬不起來”
路廠長吐了半天苦水,然后說道:“所以我兒子跟我談理想的時候,我就告訴他安安穩穩的上班,踏踏實實的工作,
什么下海上海的想都別想,要是有個好單位月月發工資,誰還下海啊?”
“”
路廠長的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特別是夏青禾。
夏青禾在聽到路廠長承包了一家幾百人的家具廠之后,就非常的驚訝。
她沒想到平日里不聲不響的路林生,竟然有個“當老板”的爸爸。
這年頭港臺愛情在女生群體里的殺傷力,堪比男生之金古梁,而愛情里面的男主角,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有個老板爸爸呀!
就是跟夏青禾對著干的陳康健,也是兩眼放光。
八九十年代的孩子,誰不想“掙大錢”?
他們也就是剛剛畢業沒有頭緒,兜里沒有存款,不得不趕緊找個單位混上飯票,要不然誰不想“為了青春不后悔,”而放棄死工資去下海大軍里拼一把?
就是《平凡的世界》里面的孫少平,也認為一輩子不能出門闖蕩一回,等老了之后吹牛都沒有素材,只能吹自己年輕的時候一頓飯能吃八個饃饃,扛上百十斤小跑二里地都不帶喘氣兒。
所以夏青禾和陳康健都羨慕路廠長,對他“安安穩穩、踏實工作”的建議,卻都不認同。
不過姜老師卻笑著說道:“路廠長,你說的這些肺腑之,年輕人可未必聽得進去啊!他們現在一個個都心比天高,都想著成為大富翁,
就算是進了單位,也是想今天進單位,明天就出成績,后天就成為科學家”
“唉,誰說不是呢!”
路廠長搖搖頭道:“現在的年輕人都太浮躁,哪里知道學校跟社會的區別,年輕人想要在社會上立足,要先學會敬人、做人耐心的熬上幾年就什么都懂了。”
姜老師笑了笑,對著夏青禾等人道:“聽見了嗎?路廠長說的都是人生經驗,你們別不愛聽,不是親近的關系人家都懶得教你們”
“是是是,路廠長說的是,我們現在不懂的還有很多,自然應該腳踏實地的學習”
夏青禾嘴巴很甜,抓住機會表達了自己“虛心好學”的心意,好似在跟殷長山表明心跡,她要是進了單位就是單位的人,什么下海上海的,她才不稀罕。
但是殷長山卻微微的笑道:“其實吧!誰年輕的時候還沒有點傲氣了,就是我和老姜剛畢業那會兒,也是心比天高肆意張揚,這些都沒什么
但是選了什么樣的道路,就要接受什么樣的結果,現在有人愿意在單位勤懇工作,有人愿意下海為了夢想拼搏,只是未來到底誰是對的,可真是不太好說”
殷長山一邊說一邊掃了李野一眼,忽然話鋒一轉:“我聽說你是學經濟的吧?那您覺得現在咱們內地的形勢,年輕人是下海有前途,還是參加工作更合適?”
李野也掃了對方兩眼,觀察到了殷長山隱藏在微笑背后的用意。
殷長山是在試探李野的人生觀,是不是符合他們家的利益。
李野的觀察力遠比常人敏銳,但殷長山也不遲鈍。
能力平平的殷文恪二十六歲就晉升副研究員,他的父親怎么可能是個普通角色?能夠在單位混到這個層級,沒有兩把刷子是站不住腳的。
殷長山已經觀察了李娟很久,覺察到她對李野這個哥哥非常信服,那么李野的人生觀就非常重要了。
如果老李家是“賣閨女”的人家,那殷長山打死也不敢結親的。
李野輕輕一笑,淡-->>淡的道:“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收益越高的發展路線,必然伴隨著越高的風險,年輕人無所畏懼,所以對這種風險不怎么在意,
(請)
那孫子吹牛
但是家長風風雨雨一輩子活到四五十歲,卻知道這種風險的致命威脅,”
“所以不管哪一條路更有前途,父母對孩子的意見,基本上都是像路廠長那樣,平平安安、踏踏實實,至于孩子們聽與不聽,那就是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了。”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中說過,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不相信歷史中的任何教訓,所以家長教育孩子永遠都是吃力不討好,空生一肚子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