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藏的可真深啊!
李野自然是不會寫什么情況說明的,本身那天他走得早,就已經把舞臺全都留給季忠智了。
機會都已經給你了,你自己想怎么說怎么說,結果你鼓搗成這樣,還指望我再扶你一把?
所以李野根本沒有回應趙楚的建議,把季忠智那個大龍套變更到雙男主的位置上。
趙楚連續跟李野提了兩次,都碰了軟釘子。
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覺察不出李野的厭煩?
只是在兩天之后,大家一起在食堂吃飯,趙楚又坐在了李野身邊。
他先是跟李野聊了幾句,然后不經意的問道:“李野,那天你是怎么注意到那個小偷的?聽說那位王會計的包都被劃破了。”
李野自顧自的吃飯,隨意的道:“我沒注意到,是季忠智看見的”
趙楚眼神閃爍,繼續問道:“哦,那你當時是怎么辦的?上去就把他們制服了嗎?”
“”
李野抬頭看了趙楚一眼,然后淡淡的道:“沒有,當時車上人多,對方手里有管制刀具,在現場動手的話萬一誤傷其他乘客那就真煞筆了”
“”
趙楚差點兒被飯菜噎住。
季忠智跟他說的是,如果當時不是季忠智堅持,李野根本就不會管這檔子事兒,任由扒手行竊,也只會漠然視之。
所以這一次的見義勇為事件,完全就是季忠智發起,季忠智堅持,季忠智指揮,落后分子李野被迫改變態度,協助季忠智把四名扒手給扭送歸案的。
如果放在電影里面,李野就是占山為王的土匪,雖然有些武力,但不明是非、無法無天、愚昧魯莽,而季忠智才是單身赴會帶領土匪們走向光芒的正面人物。
可現在李野一句煞筆,就把季忠智給擠到墻角了。
當時車上人擠人,大夏天大家都只穿著一層單衣,隨便揮動一下匕首,就不知道要流多少血,這個后果誰能承擔?
到底是誰魯莽?
如果那天李野看到那名女子被扒手行竊,他肯定也會管的,只是絕對不會那么高調。
趙楚把堵在嘴里的飯菜咽下去,然后又道:“幸好幸好,幸虧你和老季足夠機靈,下車之后才抓住了那幾個扒手
對了李野,我有個事兒跟你說,我認識一個報社的記者,你把你和老季的遭遇寫成傳記,我托托關系,給你們發表怎么樣?”
“不用那么折騰吧!”
李野婉拒道:“那天我把幾個扒手移交給聯防隊之后就走了,本就想著不留姓名,結果現在卻又要寫文章,那不是自我表功嗎?不合適,不合適”
“怎么不合適啊!李野你都畢業幾年了,怎么還書生意氣?這種機會很難得的”
趙楚明顯有些急切,但李野卻只是搖頭:“我是一個生產干部,想出成績還是要落在生產上,這種好勇斗狠的事情,還是不要再提了。”
李野才沒功夫打磨一篇文章發表呢!
對于某些人來說,能讓自己的名字在大佬的耳朵里過一遍,在大佬心里留個印象,就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但對他李野來說,他的名字早就報上去了,何必再計較這種小事?
三歲的孩子會念詩,可以贏得大人的夸獎,但十三歲的孩子背“詠鵝”,你是還沒長大嗎?
而趙楚的臉色就不好看了,因為前些天他剛剛跟季忠智批評李野“好勇斗狠”,而現在李野反唇相譏,他認為李野是故意的。
“唉,李野,你這真是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啊”
李野沒有心思多交一個像趙楚或者季忠智這樣的朋友,他倆都有個共同點——好為人師,
他們要么覺得自己比李野早畢業兩年,要么覺得自己高了半級,就總是想著教李野怎么做人,怎么做小弟。
李野想搭理他們才怪。
接下來的幾天里,有小道消息悄悄流傳,說當時李野本不想下車,是季忠智堅持要送那位王會計回搪瓷廠,才讓對方免遭犯罪分子的毒手云云。
(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