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搶”
打壞了玻璃照價賠償,老馮的大外甥好像還挺講理的,但李忠發卻淡淡的道:“老馮,這件事我幫不了你,你還是讓孩子自首去吧!”
“李老哥,我這就帶孩子去自首,希望您看在孩子還是初犯的份上,高抬貴手”
老馮滿臉苦澀的答應了李忠發的建議,在他看來,今天自己能夠仗著一張老臉進了李忠發的門,就證明李忠發還念著當初的一絲情分,
就算原則上的事情不能違背,但是等到判罰的時候,上限和下限之間未必不能操作一下。
但是老馮的大外甥卻不懂的這些道道,聽到要讓自己去自首,蹭的一下就崩了起來。
“二舅你看看,我早就說過不要來求他們,現在你的李老哥早就不是當初一起啃窩頭的兄弟了,人家現在已經是富貴人家,怎么還會念著你們的那點舊情?
咱們窮人就有窮人的活法,當初他李忠發窮的時候出去跟了部隊,就沒搶過別人的東西?地主老財是怎么死的?
再說這一次我們又沒搶東西,就算被抓進去也蹲不了幾天,咱們這么低三下四的求人,還有點窮人的骨氣嗎”
“”
老馮聽了大外甥的驚人之語,心里那是拔涼拔涼的。
什么叫沒搶什么東西,最多也蹲不了幾天?
縣里出動了那么多人,害的幾位縣里的大佬都過不好年,這么多人折騰一回就為了關你幾天?
我的親外甥欸,你少看點港臺江湖片吧!你這是把自己往死里折騰啊!
八九十年代,正是內地江湖習氣最嚴重的時期,很多孩子受到港臺江湖片的影響,甚至覺得坐幾天牢出來之后就有了江湖地位,就可以大殺四方似的。
看看這個時期許多出名的江湖好漢,到了幾十年后還被某些人頂禮膜拜,就可以想象此時此刻這些孩子心中的世界觀,跟后世有多么大的不同。
可老馮是從特殊年代過來的人,對這個社會的理解比外甥可深刻多了,于是他只能一邊告辭,一邊試圖挽回,
哪怕能挽回一點也好啊!
“李老哥,孩子小不懂事,都是聽了那些壞孩子胡說八道我這就帶他自首去,您大人有大量,千萬別往心里去”
可是老馮話音剛落,他的外甥就扭回頭來倔強的道:“我哪里胡說八道了?他們的方便面一包賣一塊多,加上一個塑料碗就賣三四塊,他這不也是搶錢嗎?
說到底大家都是搶,只不過我們搶的小錢,他們搶的卻是大錢”
李野驚訝了。
因為老馮外甥說的這番話,讓他有些似曾相識。
就在幾年之后,某個悍匪在港島做下一樁大案,把包稅人老李的兒子給綁架了,等到錢人兩清的時候,悍匪就說過一句類似的話。
“你好李先生,大家都是搶,只是方式不一樣而已”
就這句話,后來影響了好多社會人,甚至在某段時間之內,也被李野奉為人生信條。
生而為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每時每刻好像都要跟別人搶。
蝌蚪形態的時候,自己要搶過其他上億的同類,才能睜眼看看這個世界。
當小學生的時候,自己要努力學習爭取
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搶”
這是不是搶?
所以有些規矩和常識,跨界之后根本就不好使。
你一個商人跟悍匪張講契約講法律,他聽嗎?
你一個商人跟國家講“在商商”,祂會不會一臉懵圈?
所以現在老馮外甥的驚人之語,李野也能理解,
小伙子年紀輕輕就跟著一幫兄弟橫行鄉里,幾年下來積累了足夠的信心,卻不知外面的天地有多大,頭頂的大山有幾重,
也許等到他三十多歲以后,回頭望一眼曾經的自己,才知道當初的毛頭小子有多么犯渾。
等到老馮走了之后,李忠發忽然對李野道:“你馬上把小若和小瑩喊回來,咱們今天晚上就回京城,再晚了這門檻都要被人踏破了。”
“欸,我這就喊她們回來。-->>”
李野答應了李忠發,開始給傅依若打電話。
爺倆現在都清楚,老馮不是第一個上門的說客,小縣城里就那么大,關系網上誰不知道誰啊?老馮外甥那伙小子橫行這么久都沒有伏法,說不定就能人托人搭到這張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