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杠杠滴
如果李野是上一輩子的老黃牛或者職場小白,他可能會認為姜小燕的遭遇是一次“意外”。
本來賞識自己的領導突然間調離了崗位,然后新領導扶持了另一個同事,導致自己這些年的奮斗付之東流。
這好像是一件既無奈又正常的事情,攤到頭上就只能自認倒霉。
但是這輩子的李野在見過、聽過一系列的人事變動之后,卻知道這種事的幾率實在不大。
因為到了處級以上的干部,每一次調動都不是那么隨意的,都要經過一連串的博弈交鋒,在各種平衡妥協之后才決出來的最終結果。
當那一紙調令發過來的時候,其實各方各面的較量已經結束了,那鮮艷的公章只是一幕大戲塵埃落定的注腳而已。
所以你看到被調動的人驚喜交加,露出措不及防的神態,對著手下嫡系扼腕嘆息,表示自己真的愛莫能助的時候你可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就算他是走投無路被人逼著走的,也必然早有預料。
到了這個級別,自己干的什么事情自己知道,怎么事到臨頭還什么也不知道?
一個打乒乓球的解職、晉升還早有預兆呢!更何況姜小燕這種部委的實權干部?
說什么調令從天而降、猝不及防,那根本就是借口,實際上的調動那都是多年的精心經營、熬火燒灶、利益博弈,甚至還要貴人點頭。
等到這些都確定了之后,還要走一系列的流程,動議、推薦、考察、公示,一步步堪稱度日如年如履薄冰,哪有什么突如其來的驚喜?
李野罵了幾聲,然后問姜小燕:“那你們領導走的時候,有沒有帶幾個人走?”
本來就滿臉苦澀的姜小燕,臉色更不好了,只能委屈的點點頭,都不敢親口答應。
那就實錘了,姜小燕的原領導不咋滴。
在調令公示之前,那家伙早就開始暗中謀劃,做著最后的人事準備了。
如果姜小燕是核心心腹,那么對方必定會在
口碑杠杠滴
本來姜小燕已經抬起頭來,興奮的感慨“知我者李野也”了,結果李野最后一句“為時尚早”,又讓她泄了氣。
270跟內地的107火箭炮雖然都是火箭炮,但是270是90年代世界上最好的火箭炮,甚至它在某些國家都不屬于火箭炮,屬于戰術導彈。
而姜小燕現在單位能夠生產的107火箭炮,卻是五六十年代的技術水平,內地大把的機械廠都能生產。
所以胡曼才給姜小燕潑了冷水,如果270那么容易研究,研究院早就自己上馬了,還等到姜小燕確定研究方向?
但是誰知道就在幾十年后,姜小燕所在的航天研究院,卻研究出了遠超270的同類產品,并且對內地的火箭炮研究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因為人家真是專門研究火箭的。
北方工業出一款產品,航天集團立刻就升級出更好的版本,兩兄弟你追我趕,把火箭炮玩出了“射程五十,誤差三百”的新高度。
以至于有人都戲稱,這兩兄弟已經結下了死梁子,只要海外招標,有北方的地方必有航天,有航天的場合也肯定有北方,大家互相競爭,互相促進,更高更強。
只不過現在的航天集團,還不具備那個能力,就更別說姜小燕的東江軍工廠了,所以李野才-->>說為時尚早。
李野拿起電話,一邊對姜小燕說道:“我現在就給小渝打電話,讓她幫你做成一樁買賣,你先出點成績,在東江廠站穩腳跟,然后再考慮大的研究項目”
“那好吧!”
“你這是什么態度?怎么一點信心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