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卻拍著房君潔的手背說道:“丫頭,哭吧,哭吧。在爺爺這里不哭,還能上哪哭去?”
“你爸的事情我也是后來才知道的,我讓沈秘書去打聽過,可你爸把一切都抗了下來,我們就沒辦法把手伸到下面去。”
“丫頭,你記著,改革開放那扇門剛推開時,門外可不是鋪好的紅毯。”
“那是泥濘地,是雷區,是無數雙懷疑的眼睛。”
“我在南方考察時見過作坊里的老板,白天當掌柜,晚上睡車間,賬本上的數字比臉還干凈。”
“政策條文今天一個樣,明天一個樣,他們拿著全部家當賭明天,賭對了是時代幸運兒,賭錯了就是階下囚。”
“你爸那代人,是踩著刀尖跳舞。”
“左手要應付地方官員這樣那樣的人情來往,右手要防著同行的算計,夜里還得對著政策文件逐字摳,生怕哪條紅線沒看清。”
“就像這三曬三熏,民營企業的骨頭也是這么煉出來的。”
“曬是把水分擰干,逼著你學會精打細算;”
“熏是用煙火氣裹住,讓你在非議里長出硬殼。”
“當年我見你爺爺在竹清縣開第一個罐頭廠,供銷社的人說他投機倒把,稅務的人拿著算盤天天上門,他把廠房抵押給銀行那天,揣著公章在縣政府門口站了整宿。”
董老說到這里時,沈用劍在旁補充道:“董老當年還特意給省里寫過信,說要給民營企業留條活路。”
“活路不是別人給的,”
董老接過沈用劍的話,又說道:“活路是用命蹚出來的”
“丫頭,還有那個小子,你們看這山形,像不像民營企業的路?”
“看著是峰回路轉,走起來全是懸崖。他們既是受益者,也是鋪路石。”
“有人說他們鉆空子,可當年的空子是什么?”
“是計劃經濟的籬笆上裂的縫。”
“第一批鉆出去的人,哪個不是帶著一身傷?”
“政策的冰面剛化開,他們就敢下河游泳,嗆水是常事,淹死的也不在少數。”
董老越說越激動了,陳默卻下意識地拿出筆記本,記錄起來。
“可沒有這些敢下水的人,哪來今天的市場經濟?”
董老說到這里,忽然看向陳默,眼神變得格外銳利。
“你就是小沈提到的小家伙,竹縣縣年輕的代縣長是吧?”
陳默趕緊看著董老回應道:“老首長,我就是竹清縣現在的代縣長陳默,老首長的這些話,講得太好了,回縣里后,我一定要把老首長的精神傳達到縣里的每一個角落。”
董老瞅著這小子,笑了起來。
“你小子倒是會撿好聽的哄我這個老頭子,可小陳,你記住,評價那個年代的民營企業家,不能用現在的尺子量。”
“他們是帶著鐐銬跳舞的人,能跳出花樣來,本身就是勇氣。破繭成蝶之前,誰不是在繭里熬得撕心裂肺?”
_l